赶热闹看了两本残雪的小说,基本算是看残了。
10月份的某一天,在微信群里看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中有一位中国作家,残雪,完全不知道这道高光照耀下的作家是谁。上当当一搜,在售的书不多,选择余地不大,就比较随意地挑了二本,《思想汇报》和《新世纪爱情故事》。
《思想汇报》是全面调动了我少见的毅力坚持看完的。前面几个短篇还稍微读得下去,到了《思想汇报》最后这个中篇,完全快疯掉了,极其苦涩难懂、逻辑混乱,讲专制对个体的摧残呢,还是讲个体自由思想的死亡,还是讲的其它什么,脑子一片茫然。靠着足够的好奇心和跟你耗到底的耐心坚持到最后,最后却也一无所获。这个作家是敢把读者耗死的那种人类。
而《新世纪爱情故事》只看了一半,放弃了。她描绘的那个远离光明的阴暗世界,男男女女,犹如出没在地下的幽灵,活在一个梦中的场景。看着看着,会觉得周围温度下降,亮度减弱,浑身冷起来。
两本书看完后,脑子无所适从,完全蒙圈,那些光怪陆离的情节,荒诞的对话行为,古怪的人物关系,离奇的段落标点,晦暗的主题旨义。一头雾水。
一个完整的故事都不愿意讲,一个集中的主题都找不到,重复连续的梦话呓语,毫无逻辑的人物和情节,这也能算书、作品、被提名?
但是,残雪是目前作品在国外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
上网查了残雪的经历,在动荡不安与颠倒黑白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作家,饱受饥荒和贫穷的磨砺,至今仍不用手机,没有微信,最大化地与外界隔离,她每天跑步、写作、阅读英文书籍。这让我想起那个陪跑诺奖多年的日本作家,不过村上春树可是全世界作品刊发量遥遥领先的作家呢。难道被诺奖提名的作家都是这个模式。
残雪的文笔天马行空,剑走偏锋。几十年如一日痴迷描写,她笔下也许是人们被掩饰起来的那部分生活。可能是被外界忽略掉的,也可能是被每个人无意中忽略或者刻意隐藏起来的,难道那才是我们每个人秘而不宣的精神活动与内心世界。
还是,这个作家残雪本身就属于另一个世界,属于过去的世界,抑或未来的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残雪的语言是日常的、平民的、去精英化的,质朴、简单、流畅,这是另一道风景:她写下的每一个句子,小学生都读得懂;而她写下的每一部小说,却让读者望而生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