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摇亦点头》摘录

作者: tracy2009m | 来源:发表于2016-01-20 16:36 被阅读40次

摘录:

《亦摇亦点头》摘录

1,那是阅读成风的年代,不止我们,成年人也在读书,比我们读得更多,理解得更多,我们不知道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们知道,他们知道我们会变成他们。

2,所谓文学就是造出一个让人信服的世界,至于它和原本世界的关系如何,不是最重要的。和生活的实际不同的,是作为读者,我们可以挑选不止一种世界,来配合自己的观点和心情。

3,这两千年中,文明世界的变化是多么大,又是多么小!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我们有多么辉煌的成就,而在人类的内部关系上,改进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4,鲁迅是一个驱魔人,当他看到恶魔附在人身上时,他是不怕用鞭子抽向那人的,他以自己强壮的理智看去,人之被附体,是因为人与恶魔结了盟,自愿地充当它的使者。

5,近代小说中的那些经典作品,之所以逃过了“通俗小说”或“类型小说”的恶名,是因为作者是啰嗦鬼,不是简简单单地讲出一个曲折的故事,而是记下了对社会、对人生的大量观察。

6,现在我认为与自然相对的,是我们的内心,至于社会组织的状况,好也罢坏也罢,自然既不提供进一步的线索,也不提供出逃的路径。自然绝不是对文明的否定。

7,自己的感受,与自己对感受的记录,也不是一种东西。语言或文字的本性,便是如此。

8,伴随着爱美之心的,还有美丽换来的人之正常情感的觉醒,关闭的同情心,被活跃的想象打开了。

9,一个人如果在少年时代阅读过《金银岛》这样的书,成年后当了文学教授,大概依然不舍得背弃自己的情感,而会想办法,寻找理论工具,把自己的喜爱解释为高尚的趣味。

10,每读一本书,我们多了一些知识,更多了一些“已知的未知”-我们每将精神世界的边际向前推进一寸,未知世界的规模便扩大了一尺,这是折磨,也是最令人着谜的地方。

11作家展示其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同时,又无意中诱使读者和观众的想象和理解偏离日常生活和人类原始进程的真实面貌。

12,传统的事物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改变或消失,一种是被毁坏了,一种是被更好的事物代替了。

13,如果新的思想和行为不再是从就土中长出,人类社会就像一个物种单调的森林,要经受前所未有的风险了,比如自我纠正的能力减弱、在更大幅度上容易受操纵、难以拒绝危险的决定等等。

14,即使在种种浮浅念头的围攻下,每个人都有机会沉静下来,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一本好书,不管出于什么糟糕的原因去读它,仍然是一本好书。

15,以阅读而言,每一本书的好处,是使我们融合于人类整体,而不是自外或自异于它。

相关文章

  • 《亦摇亦点头》摘录

    摘录: 1,那是阅读成风的年代,不止我们,成年人也在读书,比我们读得更多,理解得更多,我们不知道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 读《亦摇亦点头》

    我从读者的角度,想评论这本书如何如何,和读完一本小说然后谈一番阅读体验不一样,感觉是有一点憋足的。不知道是不是...

  • 读《亦摇亦点头》文摘

    知道刀尔登,是因为刘瑜的推荐。读书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读什么是一门学问,关于怎么读也是一门学问,而能读进去,又读出...

  • 刀尔登:《亦摇亦点头》读书摘录

    1、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环境,现在想来令人不寒而栗----那是一张由整套观念组成的网,对生活中的所有事件,无不有着最...

  • 《亦摇亦点头》读书笔记6

    我认为,一个人的热情,未必有、而且几乎总是没有单一、恒定的方向。 精神世界很少——如果不是从不一一緣一个深洞,通向...

  • 《亦摇亦点头》读书笔记2

    斯蒂芬·茨威格,另一个我喜爱的作家,说过这么一句话:“指望世界的良心,简直就是不要命了。”原先他可不是这么想的。他...

  • 《亦摇亦点头》读书笔记4

    很多人——包括我——犯过的一个错误,是将自然同社会相对照。是的,我认为这是个错误。从古代诗人到当代的旅行者,一说到...

  • 《亦摇亦点头》读书笔记5

    我们疏离一件事物,粗浅地说,或者是没有发现它与我们的关系,或是那关系太紧密狭隘。正如生存是最不可忍受的生活方式,求...

  • 《亦摇亦点头》读书笔记7

    纸书区别于电子书的,在于它的物理特征,比如我们拿起一本“真正的书”,可以哗哗地翻弄书页,一个有经验的读书人,在书店...

  • 《亦摇亦点头》读书笔记3

    是的,单从阅读的趣味说,没有几本古书(语体小说除外),能够让我读得兴致勃勃,而简直就没有一本,能逗我笑出声来——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亦摇亦点头》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dl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