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不是罪,假装自己不迷茫才是。
――刘同
有人说:“迷茫的人眼里只看得见迷茫。”这句话看似很丧,我却从其中读出点希望来。
迷茫过后应是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
迷茫有很多种,而我的迷茫只有自己的人生方向。我曾经一心想去追寻音乐梦,命运却将我裹挟到了这里,学了设计,然后我开始迷茫了。我纠结于喜欢与不喜欢的专业,但纠结归纠结,光想真的没用。
就这样我大二了,送走大三的学长学姐我就成了毕业候场人群中的其中一员。
曾经信誓旦旦的说要改变,可没过多久又变得跟高中一样懒散。做了一个丧失目标的行尸走肉。
真正让我醒悟的是前段时间和朋友的聊天。刚开始还很忐忑,因为我打算“抛下”她,暑假留在学校练车,当我看到她的回复时,觉得自己早已被她远远的甩了一条街――她打算在这个暑假实习练车两不误。
想起我们准备一起练车时的初衷:不想落单。如今我终于明白书中所说的了:“没有什么事情是非得别人和你一起做不可的,总有身陷绝境的时刻,能鼓励你的人也只有你自己。”
能改变的也只有自己。
“成长不就是这样吗?不是学到就是得到。
你成长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解决了,你就是这类人当中的幸存者,不解决,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可能成为谁。”
也永远不知道未来路上有多少个坑等着自己填。
如果说《谁的青春不迷茫》能让你找到归属感,那么作者的另一本书《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能让你迅速获得职场经验值。
说回迷茫。
大多数人的迷茫停留在方向上,不知道从哪里努力。毕业后是选择工作还是专升本?如果选择工作,我能做什么类型的工作?我究竟适合做什么?
首先,关于工作和专升本,作者给出的回答是:“想要继续读书,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是家里矿,不着急就业,还是没做好工作的准备,留在学校缓冲个几年,或是为了拿文凭,又或日纯粹对知识的热爱)想要工作,首先你要先了解这份工作真正的需求。”
其次,我能做什么类型的工作,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一个例子。女孩是学校活动的主持,暑假时其他人都去了电台、电视台实习,只有她选择去4S店实习。不到一个月,她和她师父的销售成绩就成了门店第一。这份成功除了努力还有她的过人之处,具体体现在标准的普通话、现场主持活动的胆量、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能力、帮新顾客讲解汽车的每个部分的学习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尽量多地、尽量早地挖掘出自己身上的优点,会发现原来很多工作自己都是能去“够一够”的。
最后,关于我究竟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份工作适不适合一个人,很大程度由一个人的性格与特长所决定。”
除此之外,作者还分享了独创的职业“3232”法则,对于迷茫的我们和即将踏入职场的我们都有一定的启发。
《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本书是作者十间的心路历程,书名似乎早就告诉了我们,其实我们一点儿也不孤单。而《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则分享了能让我们在职场打怪升级的通关宝典。
惟愿你我眼中再无迷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