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他十五岁为什么杀人?            —《牯岭街少年杀

他十五岁为什么杀人?            —《牯岭街少年杀

作者: 许树建 | 来源:发表于2020-04-25 21:20 被阅读0次

            看多了二战片、监狱片,爱人说想看看生活片,轻松一点。刘军老师又推荐一部台湾片,这部肯定配她胃口,时间也可以,235分钟。哪知道看了两个多小时还没看出所以然,一看还有近两个小时?原来235分钟我理解2:35。看得比较压抑,她要做晚饭了,我关掉了投屏,在手机上继续看完,这是我的功课。其实电影长是铺垫长,内容涉及真实,精彩全在最后,果然到了230分钟,杀人主题出现!一边吃晚饭,我一边给她复述完整个故事。

            这是这一个多月来看到最长的一部电影。杨德昌对于我来说太陌生了,后来才知道他是蔡琴(我曾经的偶像)的前夫啊!八卦我真的很少关心,只顾欣赏高保真音响中她的女中音了。德昌兄只比我大一岁,可已经离世14个年头。他生前一直是理工男,美国留学也是工程类,回台湾后怎么就转向了文艺片制作,竟然还部部得奖。这部《牯岭》得奖最多。他有感于1960年轰动全台湾的一件少年杀人事件而创作。写剧本花了两年多,拍电影又一年多,整整四年的心血之作,将心比心,我一个同龄同辈人才花4个小时看完,绝对物有所值。看完后,一种对他的惋惜和敬佩由然而生。是啊!世界上有多少优秀无比的人始终在默默耕耘,只不过自己不了解。我的年龄提示已没有资格耕耘了,但我还可以多看看、多想想、多写写,让生命再充实一点。

            杨德昌导演电影的节奏很慢,慢到就像日常生活,杨德昌导演电影的人物很多很杂,犹如邻里街坊。在这种漫与杂的四个小时中,会让你不知不觉中踏进了台湾60年代的氛围中:话语中有准备反攻大陆的闲话,画面中有坦克行进,有士兵练大炮。我突然想到,那时候我们福建前线气氛也特紧张,也到处抓美蒋特务。台湾那时并不富裕,有点像大陆80年代的一座小县城,有一两家冰茶室与歌厅,那是年轻人唯一兴奋和施展才艺的场所。大陆那时正遇三年自然灾害。原来电影可以让时间倒流,看到了我本来不可能看到的事件。

            15岁当街刺杀女友,令所有人震惊,因为他未成年,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究竟为了什么?是杨德昌把已经过去的关注点又一次推到世人面前(编剧本时已经是30年以后)。杀人者小四一家是1949年随国民党的军队从大陆过去的,他的父母生育五个孩子,小四有大姐、二哥、二姐,还有一个小妹。按时间推断,这五个孩子全部出生在大陆。1960年,大姐开始谈婚论嫁了,小四才上初二,由于教育资源紧张,他只能上夜校部。教育质量之差可想而知。他又聪明好学,父亲托一位在教育部工作的老朋友汪狗能否转到日校。大陆去的一批人还都指望不几年就能返回大陆,可是过了一年又一年,十二年过去了,希望愈来愈渺茫,就在这种举棋不定又要生活下去,又遇到五个孩子成长期,一家人的生活拮据掩埋了温馨与亲情。父亲的公务员薪水有限,日常开销常常还在隔壁邻居开的小店赊账。遇到小四在学校被别人搂是生非记了大过,父亲还是正能量地开导小四:命运在你手上,也许坏事变好事,你更发奋了!是啊,谁家都会遇到孩子考不进好学校,犯点小错误的时候。而恰恰小四又遇到了他心意的女孩小明,而这个微妙的初恋情绪或心结是父母不知道。从打架斗殴,到为了女孩争风吃醋,最后不善言辞的小四杀死了女友,一个本来在异乡还能勉强生存的家庭从此走上更艰难的路。

            杨德昌导演是广东梅县人,一岁多随父母来到台湾,所以他更多关注从大陆过去人的命运,我想到了来过“思南读书会”的台湾女作家蒋晓云老师的作品。我突然有了奇怪的联想,假如我是其中的父亲,也算真诚老实,可是生不逢时再大的努力也都白费,假如我的青春期也遇到小四的遭遇,我会去杀人吗?其实每个人的出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变迁,你只能是洪流中的一叶小舟,随波逐流。

            在1949年许多沿海地区家庭都面临去不去台湾的选择,过去只听说没去台湾的留下来,有被镇压、被劳改、被反右的悲惨遭遇,今天也看到去台湾异地生活下的艰难和痛苦。

            社会的动荡不安才是小四杀人背后的真正原因。

                                        20.03.0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十五岁为什么杀人?            —《牯岭街少年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jl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