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比《关键对话》更深入
读书会语言,没有任何评判
要表达时说出感受而不是评判,不是发泄情绪,情绪是双刃剑,会刺伤别人,但也会刺伤自己,说出事实
如:老公回来晚了,你怎么表达?
非暴力沟通
一,事实
二,感受
三,需求
我想要什么?(生气是因为他的某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四,请求帮助
(说出你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如是想老公陪她,他说不要老公加班,他果然不加班了,而去打高尔夫了
不要命令和无具体要求,没有权力命令别人
全身心的倾听,回忆,否定,同情,询问,辩证,辩解……
无助于体会对方的情绪
只需要准确说出对方的感受,反应情感,作为父母我很能理解你感受,即和他共鸣
如果生气,你把尚未满足的需求讲出来,对方更能感受你的情绪,
如,监狱杀人犯沟通,说,如果当时有人这么更我说这些东西,我就不会把最好的朋友杀掉了……说出感受,比指责对方,你的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
表达感激:二级反馈
一,对方做了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二,我们那些需求得到了满足
三,我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暴力沟通
一,道德评判,对于不熟悉的人特别容易给予道德评判,对于熟悉的人特别不好的事,也容易道德评判
二,比较也会带给对方带来伤害
三,不得不,一旦意识不到我是自己的主人,意识不到自己可以做判断,不得不容易做出不好的事
一位女士一直做饭二十年,说不得不,如何处理,情感上抚慰她,她才能得到聆听,回去说不想做饭,原来孩子认同,而且为妈妈在饭桌上不暴力沟通而更开心,不要一边累一边烦躁的做事,不能选择一件事,但可以选择如何对待这件事的态度
习得性无助,如自己没有感受过愉快的学习,认为学习就是痛苦的
四,威胁,逃是威胁的方法
孩子,你考成这样我很难过。
是暴力吗?是的。
因为你的需求是需要孩子成绩好,没有得到满足,而难过,那是你的,不是孩子的,即使孩子为了你不难过而学习,但不是他自己喜欢而学习
非暴力沟通
一,不讲观点,学会讲事实(区分观察和评论)
评论观点是容易引起对方的反弹情绪,去证明我不是那样的
不带评判的观察是人类最高的形式
“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
如,一个炒饭的师傅,君子不器,他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厨师。
对和错就会产生着伤害
二,不是宣泄情绪就是对的,而是照顾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认为他在欺负我(你的判断)
我感觉很生气(你的感受)
我想打他一顿
我看见他火冒三丈
感受:难过,忧伤,痛苦,慌乱,开心,愉悦,愤怒,悲伤,伤心,快乐……
三,找到感受的根源
内疚
责怪别人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一个人为什么很难做到这点,我们很难管理自己的情绪
成长三阶段
一,情感的奴隶(总觉得为别人做很多事)
二,面目可憎(与我无关,得罪很多人)
三,生活的主人(乐于助人,一切因为爱,即便达自己,也照顾别人)
孔子“过和不及”
有的语言是温暖的太阳,有的语言是伤人的利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