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对于孩子很多行为不理解。
很多孩子明明知道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不道德,虽然知道那样做不对,还明白这样做会被父母或老师责骂,但还是明知故犯,这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什么?
阿德勒在《幸福的勇气》里面总结了人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来考虑。
01 称赞的要求
行为:扮演好孩子或好人,借此得到表扬,他们并不是在做“好事”,只不过是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
目的:始终只是“获得表扬”,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
心理特征: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想要成为周围人期待的“好孩子”,就去做一些作弊或者伪装之类的不良行为。
教育者:不是去表扬,而是去尊重,不是他做了“好事”的时候去关注,而是关注他日常生活细微的言行,还要关注他的“兴趣”,并产生共鸣。
02 引起关注
前提:做了好事却未得到表扬,也没有获得特权地位,人就会想: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
行为:积极的孩子会通过“恶作剧”来博取关注,例如上课捣乱、捉弄老师。消极的孩子会表现出学习能力极其低下、丢三落四等行为,企图扮演无能来引起关注、获得地位。
目的:获得特权地位,在所属共同体获得明确的“位置”(学习方面如果不顺利,就会从其他方面来获得地位或认同)
心理特征:比起自己的存在被无视,被关注或批评要好得多。
教育者:通过“尊重”告诉他们,起本身就很有价值,不需要非常特别。
03 权利争斗
行为: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消极的孩子通过“不顺从”来发起权力争斗,无论再怎么被严加训斥依然拒绝学习知识或技能,坚决无视达人的话。
目的:并以此获得特权地位。(你如果训斥或惩罚,那么就关注了他,并和他站在一个球场上,他会高兴的打回反抗之球)。
教育者:退出他们的“球场”。
04 复仇阶段
行为: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自残自闭[通过伤害自己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如果父母担心痛心,复仇就成功了]、跟踪狂行为等)。
目的:寻求“憎恶”,既然不爱我,那么就憎恶我,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通过被“憎恶”与大家建立联系。
教育者:因为对方的目的就是向你复仇,你越关注,复仇说明越有效,这时只能寻求第三方。
05 证明无能
前提:前面的阶段没有引起关注,别人希望你能更加努力改变自己,别人认为只要去做就能办到,但自己认为“这种期待”是一种很大的麻烦。
行为:证明我很无能,我自己一无是处,对人生绝望,厌恶自己,逃避一切课题;与其认为“也许能办到”而失败,还不如一开始就认定“不可能办到”而放弃更加轻松。
目的: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不要管我,不想要接受再次打击,不希望受伤。
教育者:越插手越会证明自己无能,对于专家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任务。
其实问题行为背后的目的是“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社会、家庭、公司中的特别地位。如果我们能识别出他背后的目的,那么我们就知道尊重并关心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而不是表扬或者惩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