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爱的……学习笔记

爱的……学习笔记

作者: 徐慧棣 | 来源:发表于2021-04-30 06:08 被阅读0次

在这本书中,作者把拖累症比喻成了一个大蛋糕,这个蛋糕一共分为四层,由上到下分别是:沉溺或者强迫行为,人际关系,各种形式的虐待以及爱的需求。

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在做一个蛋糕,我们要先准备蛋糕坯,然后一层一层地往上涂抹奶油,最后摆上装饰品。但是,如果我们一开始选择的蛋糕坯就是坏的,那么整个蛋糕可能就会坍塌,造型很难看甚至吃不了。所以,我们只有将蛋糕的底层暴露出来,对它进行一番精心地修补,这个蛋糕才有可能做好。

治疗拖累症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彻底地治疗,完全远离拖累症,我们就要修复拖累症这个蛋糕的最底层,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满足爱的需求。

02.离开家,说“再见”

作者指出,想要摆脱过去的阴影,远离原生家庭带来的困扰,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开家,说“再见”。

有人会觉得,这也太简单了,我早就离开家自己一个人生活了。但是,这里所说的离开家,并不只是不与家里人居住在一起那么简单,而是真正地离开原生家庭,从家庭中独立出来。

作者在书中讲到,独立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社会关系上的独立,是指孩子发展出了自己的社会关系,有了自己的朋友和家庭,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和群体。第二个层面是事业上的独立,孩子开始脱离父母的掌控,追求属于自己的事业。第三个层面,也是从家庭中独立出来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情感上的独立,不再依赖父母,能够独立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二十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之一的荣格认为,一个人必须首先离开家,断开与父母在情感、信仰生活上的联结,然后才能与上帝自由地建立起丰富的、具有深度的生命联结。说白了,就是只有真正实现了情感层面的独立,我们的情感生活才能获得丰盛且健康的成长。

对于拖累症患者来说,虽然他们早就不与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了,从生活居所的角度上看,他们已经离开了家。但是生活中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就会向自己的父母寻求帮助。他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依靠自己的父母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永远无法真正独立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个书中的案例。索菲娅年近50岁,但仍然非常依赖自己年过80的老父母。她每天都会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还经常写信给他们。因为她依然停留在凡事都要父母批准的孩童阶段,所以她认为如果不跟父母汇报自己在做什么,日子就没法继续。

如果一个人对原生家庭已经完成了情感告别,那么他对父母的依赖行为通常也就在那时停止了,而我们之所以会不停地在父母那里寻找安全感,一直都需要父母的帮助,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实现情感层面上的独立,没有跟自己的父母好好说“再见”。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完成情感告别呢?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坐下来跟自己的父母好好谈一谈,告诉他们你目前的生活状况,你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你对未来的规划。不过,这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有的人是因为自己的父母已经离世,有的是无法当面表达自己的情感。

对于那些父母已经离世的人,作者建议采用下面的这个方法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情感告别。首先,自己坐在一张椅子上,然后对面摆上一张空椅子,让椅子面向自己。假想已经离世的爸爸或者妈妈就坐在那张椅子上,你可以向他们倾诉你成长过程中所有的感受,无论是痛苦、欢乐、愤怒还是沮丧。如果你曾经遭遇过虐待行为,你也可以告诉他们,童年时期的这些虐待行为对自己现在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这对长期受压抑、受伤害的心灵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而那些无法当面表达自己情感的人,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情感告别。作者建议我们写两封信,在第一封信中,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完全宣泄出来,尽量表达出自己所有的感受。通过写第一封信,我们可以把自己记忆中所有的痛苦和情感释放出来,这是完成情感告别的重要步骤。第二封信通常比较温和,情绪表达也更为含蓄,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寄给自己的父母,以此来实现真正的沟通和情感告别。

“离开家,说再见”可能会令人感到非常痛苦,因为我们需要跟自己所熟悉和依赖的原生家庭彻底告别。不过这也意味着我们开始从拖累症中康复,正在逐渐远离拖累症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03.学会为过去悲伤

好了,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跟原生家庭进行情感告别,学会如何通过写信释放自己童年记忆中的痛苦和悲伤。但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痛苦,并不全部都来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

作者指出,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一般来自于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来自原生家庭,比如童年时受到过父母或者亲戚的虐待,无论是消极虐待还是积极虐待,我们都会因此感到痛苦。

第二个方面是因为告别原生家庭而产生的痛苦,我们前面也讲了,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情感告别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需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迈出勇敢的第一步,而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三个方面,是因为中断沉溺或者强迫行为而产生的痛苦。即使沉溺行为毁坏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它们已经成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习惯了它们的存在,所以,为失去它们而感到痛苦是十分正常的。正如酗酒的人在戒酒的时候会觉得痛苦,暴饮暴食的人在改变自己饮食习惯的时候会感到非常艰难,中断沉溺或者强迫行为的过程往往都充满了眼泪、痛苦和冲突。

第四个方面,拖累症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损失会使我们感到痛苦。比如,工作狂会因为失去了与家人相处的美好时光而悲伤,暴饮暴食的人会因为贪食造成的肥胖问题而痛苦。

这些痛苦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一种是通过悲伤迅速而完全地释放出来,一种是被内化、隐藏在心里,变成不愿意被别人看到的伤痕。不过,即使痛苦被隐藏起来了,却也仍然会以其他形式表达出来,例如转化成某种沉溺或者是强迫行为。我们前面也讲到过,许多的沉溺行为其实正是由于内心的痛苦而导致的,它是触发沉溺循环的开端。

对于拖累症患者来说,必须经历“为过去悲伤”这关,才能走出过去的阴影,彻底远离拖累症。这就好像我们必须要把伤口里的脓汁都挤出来,伤口才能够痊愈一样。悲伤的流露是自然的也是必须的,我们只有学会为过去悲伤,才能真正走出悲伤。

我们来看个书中的案例。沃尔特·摩根在苛求完美的父亲的咆哮声中长大,他十分崇拜具有极端完美主义的父亲,所以他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牧师,必须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他坚信自己只有这样做,才能赢得父亲的爱和接纳。

沃尔特童年的遭遇和自己极端的完美主义其实令他非常痛苦,但是他否认自己受过任何的情感伤害。因为沃尔特不懂得为过去悲伤,所以他总是一副皱着眉头、耷拉着脑袋的可怜样子。在治疗的过程中,沃尔特终于决定勇敢地面对过去生活中的痛苦,坐在椅子上失声痛哭起来。经过这次悲伤的爆发,他从过去的痛苦中走了出来,不再郁郁寡欢。由此可见,悲伤是我们在面对损失、情感伤害、身心痛苦时的一种良好的处理办法。用这种方式处理痛苦,可以使我们不受过去的羁绊,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当然,我们还要学会合理地释放自己的悲伤。比如说,我们可以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大哭一场,找一个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倾诉,或者是进行一些激烈的运动,像是打拳击、快跑等等。通过合理地释放自己的悲伤,我们能够与自己的过去和解,积极快乐地踏上未来的道路。

04.建立新的自我认知

经过情感告别以及为过去悲伤这两个步骤,我们处理了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修复了内心的伤痕。接下来,我们要建立新的自我认知,将正确、健康的观念填满自己的心灵,让拖累症那些消极、有害的思维模式再也无法占据自己的生活。

首先,我们要制作一张“旧的自我认知清单”,就是写下过去的自我认知。这张清单可以反映出我们内心深处的自我认知,让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列举旧的自我认知之前,我们要先让自己安静下来,靠在椅背上尽量放松,让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然后写下自己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任何一个念头。

可能许多人并不能立刻写出来,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自由联想法”。你可以先在纸上写下男人都是怎样的,然后把自己对于男人的所有看法都写下来。比如,男人都是霸道的,男人都听不进女人的话,男人都很会保护自己等等。然后,再写下女人都是怎样的,比如,女人都是不公正的,女人都是爱操心的,女人都是脆弱的等等。

当我们利用“自由联想法”把清单列好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信息其实不是在讲男人或者女人是怎样的,而是在反映我们自己是怎样的。例如,如果一提到女人,你首先想到的是“爱操心”、“脆弱”,那很有可能你对自己的自我认知也是“爱操心的”、“脆弱的”。通过旧的自我认知清单,我们内心那些负面的自我认知就能够慢慢地浮出水面。

然后,我们要重新写一张清单,写下你对自己的一些积极的、正面的自我评价。大多数拖累症患者会不知道如何去写,因为他们不习惯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这个时候,作者会建议他们去找自己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向他们征求意见。通过询问他们自己身上有哪些正面的特质,从而能够得到一些积极的、肯定的自我评价。

最后,我们要说服自己接受这些积极正面的自我认知。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为旧的认知可能已经根深蒂固,而新的认知又很微弱,所以我们需要不时地提醒自己,加深那些积极正面的自我认知。比如,我们可以把积极的自我认知记在手机备忘录里,空闲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或者在心里默念。也可以把这张清单贴在自己的床头,每天醒来的时候大声念一遍,睡觉之前也大声地念一遍。

05.知识要点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拖累症最深层的引发因素,其实是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以及痛苦的过去导致的爱的缺失。所以,想要彻底治疗拖累症,远离拖累症的负面影响,就要学会走出过去的阴影。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开家,说“再见”,完成与原生家庭的情感告别,真正地实现情感层面的独立。

当然,我们的痛苦并不仅仅来自于我们的原生家庭,还有因为告别原生家庭、因为中断沉溺或者强迫行为、以及因为拖累症造成了严重后果而产生的痛苦。而悲伤是我们在面对痛苦时的一种良好的处理办法,只有学会为过去悲伤,我们才有可能摆脱这些痛苦。当我们摆脱了过去的阴影之后,我们还要建立新的自我认知,让拖累症那些消极、有害的思维模式再也无法占据自己的心灵。

关键词: 情感告别、悲伤、自我认知

思考与讨论: 你是否已经实现了情感层面的独立?如果没有,你打算用哪种方式与原生家庭进行情感告别?

06.全书回顾

好,关于《爱是一种选择》这本书我们就全部解读完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认识了拖累症的定义。拖累症是指对某个人、某件事物或者是某个行为过度依赖,甚至成瘾。拖累症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分别是:受一种或多种不可抗拒的强迫行为的影响;自我评价很低以及对他人有过度的责任感。

接着,我们了解了拖累症的运作模式,知道了拖累症最表层的强迫行为背后的三个成因,分别是:异想天开的思维方式、错误的罪恶感以及返家本能。而拖累症最深层的成因,则是童年时期各种形式的虐待导致的爱的缺失。

对拖累症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我们学习了拖累症的治疗方法。

想要彻底治疗拖累症,我们除了要通过确定沉溺媒介、中断沉溺行为来缓解拖累症的明显症状,还要通过稳定婚姻的关系轮和停止具有破坏性的努力,建立健康的婚姻家庭关系,摆脱拖累症的负面影响。最后,如果我们想要彻底远离拖累症,还要学会走出过去的阴影,满足自己爱的需求。

相关文章

  • 爱与规则的边界

    9.12线下学习笔记 ——爱与规则的边界 爱、自由、规则 [if !supportLists]1、[endif]给...

  • 铲屎官爱叨叨----不完整学习笔记(三)

    继续叨叨上次提到的不完整学习笔记: 铲屎官爱叨叨----不完整学习笔记(一)[https://www.jiansh...

  • 爱的……学习笔记

    在这本书中,作者把拖累症比喻成了一个大蛋糕,这个蛋糕一共分为四层,由上到下分别是:沉溺或者强迫行为,人际关系,各种...

  • 第613天 2020.11.25 笔记本去哪了

    如果出去学习你的学习转态是怎么样的呢?上课爱记笔记还是不爱记笔记,你对于自己记笔记这件事怎么看。 ...

  • Nealyang 全栈前端

    这不是干货铺,更不是学习平台。这仅仅是个人的学习、感悟和成长的总结笔记。只是,爱分享、爱沉淀、爱总结。 关于 Ne...

  • 2017-09-28

    只是一个喜欢学习爱记笔记的人,未见的学的好

  •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周检视(2019.4.15-2019.4

    本周亮点: 学习笔记整理之术,建立了自己印象笔记书架,让自己的印象笔记利用率再增加5%。越来越爱自己的印象笔记了,...

  • 汉学家顾彬:爱情,给人带来渴望,也带来很多问题

    爱的哲学 德国汉学家 顾彬 (课堂学习笔记,未经本人审核) 我们爱,或不爱,都在路上。 墨子的“爱”——兼爱,能翻...

  • 学习|《感受爱》学习笔记

    七夕,一个关于爱情、关于爱的节日。 那句关于美的话是这样说的: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对于爱亦如...

  • 【学习笔记】爱的1234

    1 个字:“爱”。爱很重要,能够帮助孩子有安全感,让孩子感觉到爱才重要。如何让孩子感觉到爱? 2 个字:“接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的……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ng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