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简友广场读书
南唐后主李煜的人生悲喜剧

南唐后主李煜的人生悲喜剧

作者: 李健玲 | 来源:发表于2022-12-18 01:05 被阅读0次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们都对这首词牌为《虞美人》的词耳熟能详,这首词在华人世界中流传很广,尤其是这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以及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首词是李煜在他的生日当天写的,生日应该是被祝福和感觉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是李煜写完这首词后,他就被毒死了,而且用的是一种最毒的毒药。据传李煜的死状非常惨烈。应该说,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词。

究竟是谁害了他?他的一生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接下来我来慢慢说。

李煜有两重身份,一重是帝王,他是南唐的国主,这个称呼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不叫皇帝而是叫国主,这个留待后面慢慢讲。

第二重身份是词人。李煜留下来很多经典作品。不过这些词都很悲,色彩都很暗。

李煜作为一代君王是失败的,他是亡国之君;但是作为词人,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他的作品历经千百年后,还是我们教科书中的典范。他的诗词流传之广,可以比肩李白杜甫。

也许正是他作为帝王的失败,才成就了他是一位优秀的词人。我们从很多方面评价他都是非常矛盾的,就如同他充满人生悲喜剧的一生。

1.他的人生喜剧

李煜作为国主,很多人会以为他的祖上肯定出自贵族,否则怎么会让他继承国统呢?其实,李煜的祖上非但不是贵族,而是出生贫贱的乞丐。

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休,民不聊生。李煜的爷爷跟随父母在战乱中度过了童年,在他七岁时父母相继离世,从此沦为一个无父无母的小乞丐,流浪栖居在开元寺。

时年,唐朝节度使杨行密征战路过开元寺,他看到七岁的李煜的爷爷后非常喜爱,竟然想收他为义子。可见李煜的爷爷长相一定机灵可爱,不然杨行密也不会喜欢他。

杨行密想收李煜爷爷为义子,但遭到儿子们的坚决反对,他顾及家人的感受,就把孩子转交给他的部将徐温。就这样李煜的爷爷成了徐温的养子,徐温给他取名徐知诰。

看起来李煜的爷爷没有成为杨行密的义子有些遗憾,因为杨行密后来成了南吴的第一代君王。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杨行密去世后,徐温总揽了朝政成为南吴事实上的统治者。而彼时的徐知诰已经成为徐温的得力助手,并且在一系列的权利斗争中,一步步架空养父徐温,自己夺取了南吴的大权。

徐知诰夺权之后,拥立杨行密的小儿子杨溥为皇帝。杨行密一开始是唐朝的节度使,后来成了吴王,但他还不是皇帝。那么徐知诰为什么要拥立杨行密的小儿子杨溥为皇帝呢?其实杨溥不过是徐知诰拥立的傀儡皇帝,徐知诰拥立他为皇帝,是为了自己以后可以篡权称帝。

徐知诰专权的第十年,李煜出生了。不过他们当时依然姓徐,李煜也不叫李煜,而是叫徐从嘉。在李煜出生的三个月后,徐知诰感觉自己羽翼丰满,于是废掉傀儡皇帝杨溥,自己称帝。

徐知诰称帝后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南唐立国后,李昪以“息兵安民”为国策,造就了江淮地区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南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使南唐成为十国中面积最大的政权。

南唐也是一个艺术的王朝,它在文学、美术、书法、音乐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卓绝的成就。南唐的社会文化之盛,在五代十国甚至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割据政权中都是绝无仅有的。李煜生长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熏染了他后来的文学造诣。

李煜的父亲李璟是李昪的长子,也是南唐的太子,李昪死后他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古代的王位,推崇嫡长子继位。李璟有六个儿子,李煜是他第六个儿子,理论上看李煜继承王位的几率很小。

据史书所说,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重瞳”,意思是,李煜不但才华横溢,而且长得仪表堂堂潇洒帅气,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古人有记载说有两个瞳孔的人一般都是圣人。

因为有这样的奇貌,李煜遭到长兄太子李弘冀的猜忌。为避祸,他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

因为太子李弘冀为人残暴,李璟多次警告他:别看弟弟们还小,如若你不思悔改,我就把你废掉,然后传位给你的叔叔。叔叔既有功绩,又有容人胸怀。拥他为王,大家都会拥护。

李弘冀对李璟的警告不以为然,竟然暗中派人把叔叔毒死了。没想到的是,毒死叔叔不久,他也病逝了。太子李弘冀死后,李煜前面的四个哥哥竟也相继夭折。

身为老六的李煜突然成了李家的长子,自然而然地被立为太子。李煜就这样得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彩蛋。

李煜当了三个月太子,父亲李璟就去世了。风华正茂22岁的他登基成为南唐国主。李煜登基前的名字叫李从嘉,他登基后更名为李煜。

李煜虽为君王,但他更是一个对书法、绘画、诗词歌赋很天赋的才子。俗话说才子配佳人,李煜既是才子又富有天下,自然有情投意合的佳人相伴。他前后有两任皇后,一个叫大周后,一个叫小周后。大小周后是亲姐妹。

大周后和李煜非常恩爱,但是因为他们的儿子夭折了,大周后悲痛过度最后就去世了。大周后的妹妹和姐姐长相性格都很相似,李煜在悲痛中看到她后,迅速爱上了她。他们情义绵绵,恩爱有加。小周后一直陪伴到李煜去世。

李煜的前半生是一个开挂的人生,从祖父开始,原本李昪在战乱中是蝼蚁般的人物,随时都可能死掉,更不会被人记住,结果成为一国之君。而李煜从一个权臣的公子最后变成了一个皇子,又从皇子中的老六成了太子,最后继承了国家。这个概率比中六合彩还要低,但这个不可能的概率李煜碰着了。

2.李煜的人生悲剧

李煜登基后,他面临的其实是一个尴尬的局面。

南唐一共经历了三代国君,叫一帝二主。李煜的爷爷李昪是称帝的,庙号叫唐烈祖。李昪治理的南唐蒸蒸日上,国土面积是十国中之首,幅员三十五个州,人口约五百多万,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这样的局面在李昪去世李璟继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璟与马上得天下的李昪在韬略上相去甚远。在他统治前期也有一些战功,比如攻打过一些原本就孱弱的小国,但他是不敢碰那些硬骨头的政权的。

到李璟晚期的时候,遭受到后周强大政权的连续打击,接连战败,最后不得不割地称臣,将自己国家的命脉——淮南十四州割地给后周。这个决定为南唐亡国埋下了伏笔。

李璟不光割地,还认后周皇帝柴荣为父,关键是柴荣比李璟还小五岁。并且李璟去掉了南唐的帝号,成为国主,向后周称臣。每次后周使者来访南唐,他就把皇帝的仪仗全部撤掉,以臣子身份去叩见后周使者。使者走后就恢复皇帝的仪仗。虽是国主,但他死后还是得到了皇帝的谥号,叫唐元宗。

公元959年,柴荣在北伐中抱病身亡。公元960年正月初二,时任后周节度使的赵匡胤率兵北上途中,发动“陈桥兵变”自立为帝,以“宋”为国号建立北宋。

李煜的继位时间非常尴尬,他是公元961年继位,他继位后,面对的不是后周,而是强大的北宋。而且他继承的也不是帝位,而是向后周称臣的国主。他继位后继续向北宋称臣。

如果当年李璟对后周称臣是一种惺惺作态,李煜向大宋称臣完全是出于虔诚。他主动把南唐的国号撤掉,只承认自己是南唐的国主。他还把自己帝王的仪仗全部去掉,把国内的行政机构全部降格。

李煜这个时候的这种虔诚姿态,确实让赵匡胤对他暂时放松了警惕。一方面,北宋忙着收服周边的小国和对抗北方的匈奴,暂时无暇顾及南唐;另一方面,李煜的这种虔诚,正好给其他藩属国树立榜样。

李煜对北宋如此卑微,无非就是想有一个安稳度日的和平局面。他用全部真心扑向了宋太祖,而宋太祖也给了他逍遥的十五年。从他写的《玉楼春》也可以看出,李煜沉醉于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逍遥日子。

但是,十五年后赵匡胤说出的一句话,让李煜从醉生梦死中彻底惊醒过来。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

老虎终究是要吃人的,赵匡胤以前没有对付南唐是因为他还有足够多的“粮食”,而当他把“粮食”吃完了,接下来就要啃南唐这块肥肉了。南唐是中国江南最富庶的地方,当北宋把目光瞄向南唐的这一刻,就意味着李煜的悲剧人生拉开了帷幕。

一开始宋太祖赵匡胤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他直接宣李煜入朝觐见。李煜非常清楚,如果他去了就会被软禁,自己的江南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他就以生病等借口再三推辞入京。

赵匡胤见软的不行,就派兵攻打南唐。北宋的兵攻打南唐,就如同拿石头砸鸡蛋。不到一年,偌大的一个南唐就被北宋拿下了。被围困在金陵的李煜带了随从45人,肉毯出降。时值寒冬腊月,李煜赤身裸体,叫人绑好自己,背负荆条,然后带上自己的官服,钻进宋朝的囚车,被押赴宋朝的京都开封。存在了40年的南唐,就此宣告灭亡。

李煜被押到开封后,宋太祖赵匡胤说:“我让你来,你偏不来。还要让我派十万大军请你来吗?”宋太祖给李煜封了一个屈辱的爵位——违命侯,并且把他软禁在一个庭院里。院里院外都有小吏把守,李煜的一举一动都要看小吏的眼色。百感交集的李煜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词: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可谓字字带泪,句句泣血,表达了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内心当中无比的悲痛。

李煜来开封一年之后,宋太祖赵匡胤突然病逝,由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对李煜还算礼遇,但赵光义继位后对李煜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赵光义是个好色之君,他不仅变本加厉地苛待李煜,还隔三差五地把小周后召进宫里污辱,好几天才放她回来。据说,赵光义在凌辱小周后时,还画下春宫图供自己欣赏。

极度屈辱的小周后每次回到李煜身边,都忍不住又哭又骂。李煜只能忍气吞声地避开,只能孤独地和自己对话,把自己的悲愤和屈辱写到词里。只有写词,他那颗漂泊的灵魂才能找到归宿,他的精神才会得到片刻宁静。也只有写词,才能让他在创作中找到一方净土。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活着的理由,而写词成为李煜活下去的理由。每到他痛苦的时候,就把它们变成诗句:

浪淘沙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李煜就这样活在自己营造的诗词王国里,但作为亡国之君这个方式反而是致命的。南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朝软禁在京城时,也爱写诗,不过他的表达内容和李煜不同:

入隋侍宴应诏诗
南北朝-陈叔宝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

陈叔宝不但写这种对隋朝歌功颂德的诗,他还每天喝得烂醉。隋文帝知道后说:“这个陈叔宝全无心肝”。这一句“全无心肝”,一下子就给了陈叔宝活下去的机会。所以陈叔宝后来是善终的。

作为亡国之君最重要的就是“没有心肝,乐不思蜀”。三国时期的刘禅,很多人都说他懦弱没有气节,其实这何尝不是一个亡国之君的智慧呢。“乐不思蜀”的同时意味着魏国不会把他杀掉。

李煜作为亡国之君,整天这样无限江山、顾影自怜、伤春悲秋,他的这些诗词都会到宋太宗赵光义的手中。赵光义看到后怎么会没有隐忧。

赵光义于是派李煜的旧臣徐玄去看他,曾经的主仆二人相见,不由百感交集,李煜不由把满腔悲愤一吐而出。其实,徐玄已是宋朝的臣子,他回去后把李煜对他的“知无不言”都告诉了宋太宗。

公元978年的七夕节这天,正是李煜的生日,李煜填了新词,就是开头的那首《虞美人》,并且他还请了乐工为他谱曲歌唱。这首词经过谱曲歌唱出来后,马上就传到了赵光义的耳中。史书记载,“歌声未毕,千机就至”,“千机”就是一种剧毒。李煜就在他的生日当天,被毒死了。死状极为惨烈,头足蜷缩,剧烈抽搐。一代词帝就此陨落。

赵光义当时这样对待李煜,在他死后的若干年后,北宋迎来了一位特别擅长填词作赋的国君宋徽宗。很多人戏谑地说,这个宋徽宗就是李煜转世投胎来亡北宋的。宋徽宗被北方的金军攻破汴京,被掳北上,从开封押往黑龙江阿城,在那儿度过了几十年的时间。

天道好轮回,北宋开国时,何等嚣张气派,灭掉了这么多国家,灭掉了这么多君主,而最后他们又是亡在了别国的手里。回看历史,总是让人不甚唏嘘。通过李煜的悲喜人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其实就在一念之间。而我们是如此幸运地出生在今天的中国,没有战争,和谐稳定,安居乐业。

相关文章

  • 南唐后主李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

  • 南唐后主—李煜

    今天听高晓松的一档节目“矮大紧的文青手册”,里面有一期讲到了南唐后主李煜,从文艺青年的角度来解读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

  • 南唐后主李煜

    也许是酷爱文学艺术,笔墨相随、悲天悯人、崇美弃恶、惊才叹艳吧。古代帝王,南唐后主李煜在我心中深留印象。纵使...

  • 南唐后主李煜

    最初了解李煜是看蒋旭的解说宋词,李煜凄美的词背后是他凄惨的遭遇,说凄惨份量和程度都不够,可能只有“一江春水向东流”...

  • 南唐后主李煜

    相比南唐中主李璟的一味求和,李煜是与时俱退,如自降身份称臣;给大宋频繁进贡,小心侍奉,唯恐宋太祖挑理;军事上不敢有...

  •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

  • 李煜笔下的惊艳词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

  •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

    悠悠南唐,几度沧桑。后主李煜,曾是盛昌。一朝风雨,国破家亡。繁华落梦,终成绝响。 南唐后主李煜,“胭脂泪,相留醉,...

  • 艺术文化古今谈|李煜:多情才子多情种 奈何生就帝王家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史称南唐后主。 李煜多才多艺,...

  • 李煜诗词大全

    “江南国主 千古词帝 南唐后主李煜”诗词大全集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唐后主李煜的人生悲喜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os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