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要讲求实际。知识只求寻常实用。在众人面前,即使你具有非凡的才智也要装作不知。人的思维方式各异,就像人的胃口一样。不要作古人的深沉,但要和今人同味。要注意人数的多寡,这是最要紧的。
格拉西安这样告诫,是因为他知道,人的成长过程,是艰辛而充满智慧的。老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的生长,只要掌握培植、耕耘的程序,注意调节生长环境的科学合理,成材还是容易做到的。而对于人的培养,因为人的自主性、不可知性、思想多变等特性,要成才,道路却是漫长艰巨的,就像屈原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条探求的路,不仅要靠努力,更需要的是谙熟世事的智慧。智慧从哪里来?要从人生的经验中提炼而来。
人是群居体,没有谁能够像鲁滨逊那样荒岛生存而互不关联。人类社会的群体属性,会使人的个性得到一定的抑制和同化,个体很多的独特性和能力展现,不会依照自身的期望而展开,对每个人来说,这是必须面临的挑战——首先要生存,生存之后,才能再发展。这时候,大自然就显示出其固有的物竞天择的威力,即使是人类社会,也无法逃避。如果懂得变通,个人就能够应机而动,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开始,进而持续发展。而如果只是顺兴而为,不会主动地适应人文环境的复杂与多变,个体成长的路上就会生出许多的波折和痛苦。
所以在这里,葛拉西安强调,要想出人头地,先得在品味上随大流。也就是要先融入到自己生存的环境中,接受那些与自身不同的现状,努力调整好心态,树立正确观念,认真体验,先做做看。这里要注意的是,品味的随大流,并不是提倡同流合污。品味一词,本就有与众不同、雅俗和谐的意蕴在其中。这与随波逐流的没有个性,失去原则是完全不同的。如用我们道家的智慧来说,就是既能和光同尘,又能无为而无不为,当然,这是在社会中百炼成钢后的更高明境界。
这里,品味的随大流,就是要人明白,人虽百变,其性却同。人生而就有弃恶从良、本性向善的趋向,顺应本性的这个特点,就能够调整自我的外在适应技巧和应对策略,就不会善恶不分、混淆黑白地郁郁独行。要知道,令人愉快、得体的品味可是造就高贵的最好的材料,培养它,就是将自己造就为卓越非凡,高尚出众之人,又何乐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