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539090/0a303ccaa6cb0e9b.jpeg)
清晨醒来,矇眬的月亮透过云层把淡淡的光洒在窗前,多时形成的习惯,既然醒来了就不再赖床,转身而起开始了新的一天。
侄女说她最近的课业比较忙碌,本科导师和硕士导师都开始催交论文初稿,已经很久没有午睡了。这样看来,人在有事情逼迫的时候,还是会改变固有习惯而形成新的生活模式。只要能够坚持,就会形成新的生物记忆,也就会有新的作息规律了。
想起从前的我,总会在劳累后呼呼大睡,不管时间的早晚,只有睡过之后才能缓过劲来。觉大不醒已经成了习惯,直到后来努力地去转变,尝试着早起,尝试着安排固定的功课,在尝试中慢慢就有了变化。现在能够无论怎样的情况,都会在那个点附近醒来,那作息规律就像是定好的闹钟,在那一刻,意识就清晰起来。
出门的几天,打乱了既定的生活规律,但却没有终止自己已经形成的作息时间,这就是让自律的生活成为底色,形成自己的内在世界。
朋友说在上大学的儿子跟他讲,在学校的生活太不好了,因为宿舍里的同学晚睡,喝酒,打呼,让本就睡眠差的他无法安睡,影响了正常的休息。我想,从最根本上来说,如果有了自己的内在世界,就不会被这些外在因素所干扰,但对于虽然上大学但本质上仍然是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来说,环境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安住,要么就选择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要么就选择换个环境。
环境也分为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听惯了嘈杂的声音,就会以为最吵闹的是外部世界,当能够静下心来,听听自己内心中的声音,就会知道,内在的声音更杂乱,也更不可预料,它影响着我们的心境,干扰着我们的行为判断。
毛主席为了训练自己的闹中读书,坐在天安门前的嘈杂环境中,直到读进去,也就听不到了外界的声音。我们都有自己的方法来体验,当自己制心一处后会进入不受外境所扰,只有学进去了,才不会有更多的杂念出来打扰自己。
小孩子在玩自己的玩具的时候,就会很专心,有人喊叫他也无所谓,还是玩他的。越在长大的过程中,心却变得越来越散乱,就是因为少了孩子单纯的心。
回归赤子之心,再看周遭的一切就会鲜明而有活力,即使是打呼声也是伴奏,嘈杂也是音乐,这时候的心境也就可以应对一切了。
回归赤子的活力并不是变傻了,而是不去在乎,只是安住于自己内心那清明之境,只有天地的大美,而没有分别的琐碎,这样的心境是不是太美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