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入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两则故事,《扁鹊治病》,给谁治病?蔡桓侯。
2.《纪昌学射》,谁学射?飞卫,强调纪的读音。
二、学习《扁鹊治病》
1.给蔡桓侯开药方,出示表格,学生填写(就诊时间 病在何处 治疗方法 预期效果)老师讲述填写的方法。5分钟完成
2.反馈交流,谁来做神医扁鹊?
3.学生讲病历单,根据表格讲述(按照表格的顺序讲述)
谁还能讲得简洁明了?医生说话要简洁而准确。再请学生讲。
4.讨论:神医“神”在何处?
病在皮肤上,用热敷就能够治好
病在皮肤间,用针扎就可以治好
病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可治好
病深入骨髓,无能为力治不好了
引导学生关注病是什么病?按照病的程度区分小病—轻病—大病—重病(危病,绝症)
再次引导学生思考,神医“神”在何处?能够发现病人病的规律。板书:因果规律。
5.再了解扁鹊的神,出示扁鹊的相关资料,总结了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搭脉搏)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6.讨论:后人从蔡桓侯的死中得到什么教训?学生讨论交流,总结:一定要听取别人正确的劝告,不要固执己见。
学习扁鹊治病这个故事留下的几个成语:讳疾忌医,病入膏肓、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7.拓展扁鹊另两个哥哥的故事,引出小病不治,大病难医,引申到生活小错不改,终成大错,小错不改,酿成大祸(这是对做人的一些方法指导)
8.读课件上引申出的词语。
三、学习《纪昌学射》
1.默读课文,填写一张纪昌的训练单(飞卫怎么教,纪昌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练习,默读课文,边读边练
2.学生反馈交流,补充资料3年学好第一阶段的眼力练习。
什么是盯?引出盯是聚精会神
3.讨论:神箭手“神”在什么地方?
坚持,意志力,毅力,耐性
引出因果,规律
4.引申出的成语:先学不瞬,视小如大,视微如著,百发百中
谚语:万丈高楼平地起
楼要建得高 根基要筑牢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
5.讨论:为什么现在的射箭运动员练不到“神箭手”的眼力?
出示拓展故事,学生读
纪昌学射害眼多(中国新闻网的资料)
薛老师这节课上了两则故事,学习这两则故事的时候,薛老师先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讲述的时候,薛老师设定了支架(两个表格),学生借助表格,明确了主要内容。这个过程,薛老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在实践中做事情。
了解完主要内容之后,薛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神医“神”在哪里?神箭手“神”在哪里?这是在引导学生去思考。但,真正的思考不止于此,薛老师还引申出了跟两个故事有关的成语、谚语,这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尤其是在学习《纪昌学射》的时候,薛老师还拓展了纪昌学射害眼多的相关资料,真正明晰了思辨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这节课,薛老师没有那么多的花架子,学生是在实实在在的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了真知,收获良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