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薛特的课,品味真学习,享受共成长

观薛特的课,品味真学习,享受共成长

作者: 二月兰的青青牧场 | 来源:发表于2020-11-06 19:45 被阅读0次

    听薛法根老师的讲座,进入听课入口,讲座已经开始。这是继吴江盛泽实验小学专场活动后的压轴讲座,也是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学习单的设计和使用》。

    “目标在中央,任务在八方”。看到投屏上的这句话,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这是薛特在阐述学习单的模样,我倒觉得这也显示了目标确定的重要性,或者说是预设教学的依据。任何时候,我们的课堂是为目标服务的。那么,目标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是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能力服务,还是为课堂而课堂,即时看到问题的解决,回答趋向于老师的标准答案即可?前者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后者断送的是学生的兴趣与学力。

    薛特告诉我们,围绕着目标的实现设计思路如下——

    目标——任务——活动——作品
    (1)“目标——任务”  对应
    (2)“任务——任务”  递进
    (3)“任务——活动”  转化
    (4)“活动——作品”  反馈

    何为作品?他说,每个人都写下的,这就是作品。薛特可谓是金句迭出:学习单的设计,让目标看得见;作品的呈现,让思考看得见。

    前天,刚刚码下同课异构的观课感受——

    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它不是一个形式,而是实实在在地将课堂习得的“看、听、想”多维度描写方法予以落实,当然也包括环境描写与对比衬托。但在这堂课上,这些都没有予以呈现。所谓的随堂练笔,这两节课上都没有得到落实,还是设计与实施两张皮……

    目前,我们的课堂绝大多数还是局限于对内容的分析与解读,所谓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只是停留在概念的了解,而非真正的理解与实践。因此,在看到的一节节课上(也包括我),看到的依然是内容的理解,而非作者传情达意方式的体悟;看到的随堂练笔,也只是教学中的一个设计,而非真正的任务落实。本应该在课堂上即时完成的练笔与反馈,成了老师口头布置的作业。我们看到的只是形式,而非目标的达成,更非学生的作品。作品,需要反馈。

    课堂上,说,只能是部分学生的参与,而作品是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我们常常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其实,常态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老师关注的只是出类拔萃的那几个。

    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的确要注意一个倾向性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推敲揣摩,品读感悟,只让一两个学生说说就结束了。语文学科,阅读体验与感受各不相同,我们不能囿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引导学生交流点到为止,而是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交流,体悟文本关键词句中蕴含的言下之意及情感表达。“活动——作品”的设计,突破了传统课堂“说,只能是部分”的弊端,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这场“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专题教学展示活动中,薛特为我们提供了《麻雀》一课的教学现场。他的课朴实又平实,扎实而有魅力,真正的好看又实用。观薛特的课,引导细致入微,教学层层递进,令人印象深刻。

    他指导学生朗读长句子“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时,超级有耐心,一遍遍地指导学生读,直到读正确了。在一次次地指导中,学生不但读正确了,朗读也渐而有了力量。

    面对一个学生,肯下功夫指导,这是很多大师共有的特性。“不读熟课文不开讲”,这也是很多大师的共识。朗读至此,薛特追问:“老麻雀落得怎么样?”

    “落得重。”

    “落得怎么样?读读句子看。”

    “落得快。”

    “落得怎么样?”

    “落得很勇敢。”

    ……

    在这一次次的朗读,一次次的追问中,学生的理解,有层次,有坡度,也有深度。

    薛特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生活语文重在“口头语学习”;学校语文重在“书面语学习”;语文学习重在“思维进阶”。

    在薛特的课上,我的确看到了学生“思维的进阶”。平时,我也常常教学生答题时,要圈画,要批注,要看到思考的痕迹。但,现在的学生最缺少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及思维品质,总是遗憾于学生功力始终不见增长。

    这能够怪学生吗?在读读、写写、议议的过程中,我们追求的是浅尝辄止与浮光掠影的阅读,而非之前校长所说的“要一竿子插到底,看到学生思想的泉水汩汩往外冒”。

    薛特呈现的学习单设计要点如下——

    (1)目标分层与任务分配
    目标两个层面: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
    任务五种类型:识字与写字;朗读与背诵;词句段运用;课文内容理解;读写方法的迁移运用。

    在这堂课上,除了没有看到“读写方法的迁移运用”(这是他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薛特的确是围绕着两个目标层面,落实了一个个任务。在检查字词、读懂长句子之后,他引导学生读懂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小麻雀、猎狗、老麻雀之间的关系,再用一句话说清楚: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猎狗想吃小麻雀,老麻雀吓退猎狗。

    作为一篇记事文章,作者是怎么把事情写清楚的?这个目标被薛特拆分为三个小目标:怎么掉的?怎么“吃”的?怎么“吓退”的?在学习单的帮助下,学生逐一解决各个问题。与此同时,薛特能够注意表达方法的归纳与迁移。在习得作者表达方法,他抓住一连串动词写具体了猎狗的“吃”,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吃饭,要用一个个动词说清楚:端、拿、扒拉、吞、咽、嚼。爸爸抽烟呢?抽、衔、点、吸、吐。这样的教学,学生的表达能力怎么可能不见长呢?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

    事情,怎么写清楚?课文学完,归纳的表达方法也水到渠成,——

    (1)逐个写
    (2)分步写(一连串的动词)
    (3)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

    反观我们的课堂,可曾如此扎实有效地进行学力的培养?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观薛特上课,品味真学习,享受共成长,收获多多,幸福满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薛特的课,品味真学习,享受共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hx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