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可笑又可悲的“围城”人 ——读《围城》有感(二)

可笑又可悲的“围城”人 ——读《围城》有感(二)

作者: 任心而行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22:42 被阅读0次

读完《围城》,我首先感觉这是一群可笑的人。他们的思想行为无不印证着他们是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儿”,他们一方面学习西方,可又跳不出封建的“围城”,即使在当时的人看来是多么先进、受过西方思想熏陶的人,也只不过是一些表面西方、内心封建的人罢了。周太太一家自诩是当时社会的上流人物,可竟也迷信算生辰八字;方鸿渐的父母虽也上流,却因儿媳见面不跪而不满;而方鸿渐虽然留过洋,但也难逃封建势力的束缚。种种如此,倒弄了不少笑话,让人看得也是忍俊不禁。

可笑多了也是会流眼泪的。这些人虽然可笑,但也可悲。虽然他们终其一生要逃出封建的“围城”,可没想到最终还是给“围城”围住了,在不知道的时候,成了别人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因为他们生在那个社会,早就注定了这一切。

所谓“围城”人,也只不过是那时社会的缩影罢了。当时就是这么一些人,有的人虽高举学术的大旗,却在暗地里谋私利;有的人虽留洋归来,但“孑然一身”、道貌岸然;有的人虽句句皆启迪民智,但满身市侩风气。钱先生用辛辣的讽刺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人。而方鸿渐,他或许是“围城”中最可怜的那一个,因为他不仅受封建家庭的逼迫,还受西方人士的鄙夷,最终,求爱不得,后来好不容易建立的家庭也崩溃了,最终,等待他的,或许只有黑暗了吧……

相关文章

  • 可笑又可悲的“围城”人 ——读《围城》有感(二)

    读完《围城》,我首先感觉这是一群可笑的人。他们的思想行为无不印证着他们是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儿”,他们一...

  • 如果…

    如果… ——读《围城》有感 最近带着学生在《围城》里兜兜转转好几圈,感觉里...

  • 城中之囚

    ——读《围城》有感 何谓围城?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曾给黄罗芳一张纸条,阐明了围城的丰富内涵,上面写道:《围城》的...

  • 读《围城》有感(二)

    《围城》第四章中有这样一句:“有人失恋了,会把他们的伤心立刻像叫化子的烂腿,血淋淋地公开展览,博人怜悯,或者事过境...

  • 10.29 读书笔记

    二读《围城》读后感 因为之前第一遍读的太囫囵吞枣,这次又细读了一遍,现在我来仔细瞎扯下钱钟书先生写的《围城》 围城...

  • 围城之中 ——读《围城》有感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这是我读完《围城》后印象最深的句子,也是“围城”的真正含义。 纵观主人公...

  • 围城态度 ――读围城有感

    围在城里的人想出去,围在城外的人想进来,对于婚姻也罢,对于事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谈...

  • 围城人生 ——读《围城》有感

    你要坚定地走得远,看得远,爱得深,爱得真。只有这样,那些大人们走过的路,吃过的盐才不会成为你前行的“约束”。你把浅...

  • 《身在围城》——读《围城》有感

    原创,非首发 闲暇的日子本就易人深思,就像静夜的蝉鸣,清晨的雨声,总扰人清梦。倘若又在合适的情景读上一本赋有深意的...

  • 书评 | 缩影

    缩影 ——读钱钟书《围城》有感 读完《围城》后,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便是“缩影”。没有华丽的辞藻,因为《围城》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可笑又可悲的“围城”人 ——读《围城》有感(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xw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