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4449/ed4a6b609724339c.jpg)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琰圃(ID:yanpu619)篱秋,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0期“安”专题活动。】
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 。
儿时的田园,是自由玩耍的乐园。
春天来了,田园里有屋檐下飞来筑巢的小燕子,有明媚阳光下盛开的油菜花和采不完花粉的小蜜蜂,还有广阔田野里奔跑撒欢的芦风筝和吹得咋响的芦笛。
到了夏天,荷田里有好吃的莲蓬子;听田埂上青蛙知了的鸣唱;沟渠里捉着闪闪的萤火虫;葡萄架下,几缕艾烟一把蒲扇,遥望银河,说不完天上人间的童话,还有奇妙星空的畅想。
秋天来了,打谷子收豆子,雪白的棉花、金黄的稻米让大人们粗陋劳累的农活瞬间有了成就感。在棉花堆里翻跟斗,在谷仓里捉迷藏,像快活的小老鼠,在丰收的果实里使着顽劣的小手段,恣意挑拨着大人们的无关痛痒的责骂。
冬天的田园没有了喧嚣,万物皆冻,积雪成冰,冰凌也可以拿来玩啊。在平整的冰河上拍皮球、跳皮筋,呼呼的北风吹送着左呼右唤的兴奋气,小儿皮实的身体比大人还要抗寒冷。
田园的四季分明,动物植物都有他们的生长规律。儿时的感受最直观,但凡看到的听到的,尽情吃过玩过的,都会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这种印象随着身体一起生长,变成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成为心底一股清澈纯净的溪流,时时滋润着为生活负累的心田。所以,在田野里自由散养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4449/49a21564ebfe8656.jpg)
如今向往的田园,是一个返璞归真的情怀和梦想,是心灵之乡。
当我们被物质生活逼迫得快要窒息的时候,这种带着田园花草的青嘎气,以泥土为立足的基本生存之地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们反而期许自己、渴望自己拥有简朴自然的田园情怀。
那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之路上已经偏离了方向。背负了太多的物欲贪念,以致自己内心难以承载这些负荷。身累不过心累,人苦不过心苦。
如果你觉得泥土是脏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低人一等的话,那么你所谓的田园情怀也只不过是一种拨弄些花花草草、故作优雅的装腔作势罢了。
真正的田园情怀,不是附庸风雅的伪文艺,也不是人生不得志的归隐避世。而是在经历了生活的困苦磨难后,仍然能够在艰苦的生存环境里保持乐观本真从容生活的心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4449/50cda63cd5366fd4.jpg)
当苏东坡经历乌台诗案后被一贬再贬,最后流落到海南岛去垦荒。凄风苦雨的田园艰辛并没有将他打垮。相反,他每到一地就在那里开荒种地,“东坡居士”由此得名。他还在海南儋州开拓出另一番文化天地,弟子云集。他是文化艺术的拓荒者,也是田园艺术的生活家。
乡野小路泥泞不堪,没有前呼后拥的仆人随从,也没有车马代步,甚至没有雨靴雨伞,他仍是个坚强豪放的乐天派: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田园生活,总是伴随着身体力行的辛勤劳作。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不仅仅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还常常“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个中艰辛不言而喻。
如果心里想着一劳永逸或者好逸恶劳,那是不会喜欢田园生活的。躺躺沙发,吹吹空调,自我感觉比山野村夫为了生计受大自然的罪要悠闲安逸得多。
当然也就不屑于去体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皈依,或者那些一草一木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4449/14f8ded703146c21.jpg)
但是,世界上依然还是有那么多田园爱好者。著名的塔莎奶奶已然成了田园生活方式的一个符号。她从15岁就开始规划,并一步一步实施她的田园梦想,最终建造了自己的花园,用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方式活成了一个世纪传奇。
诚然,我们不是等拥有了私家花园才能享受田园风光,也不是非得拥有了一块土地才算有田园的诗情画意。
我们能做的是在熙来攘往的日子里,给自己留一点空间,留一点时间:闲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
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喧嚣,而是在心里修篱种菊。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一方田园,一世心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4449/d3e66149d6400f05.jpg)
#每日打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