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永澄老师一起《跃迁》
【《跃迁》共读第10天记录】共读活动回顾 --- 第三章

【《跃迁》共读第10天记录】共读活动回顾 --- 第三章

作者: Arnow117 | 来源:发表于2017-08-15 22:37 被阅读0次

《跃迁》共读活动第十天记录

札记 | 心智成长

image

活动安排

  • 领读时间:2017年08月15日 20:00-21:30
  • 领读地点:小鹅通《跃迁》共读专栏
  • 领读主题:习得高手“联机”战术 (解读第三章)
  • 领读大纲:
    • 一、万物互联时间的价值变化特点
    • 二、如何用新视角重新理解第三章?
    • 三、站在三层系统角度重看知识管理

话题讨论

昵称:在路上

留言内容:

  1. 看完本章之后,对你最大的触动是什么?请列举三条。
    答:

要功利性的带着目的的去学习,并且有及时反馈。要和知识的源头联机,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整合并写出来。

你需要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因为真正的专业是你“特别擅长解决某类型的问题”。比终身学习者更有效的,是终身提问者。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输出产品。并以此不断迭代提问,不断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站在知识源头,联机学习,并通过知识IPO不断变现价值,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 如果你也想写本书的话,你会写什么话题呢?

答:

移动安全及其相关话题。

  1. 你觉得自己是否擅长提问?您认为提问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答:

我不是很擅长提问,因为我提问的时候往往都太着急了,应该去充实的准备,先站在知识源头,再向大师提出高质量问题,这样才是一个互利的联机学习过程。

感受提交

听课感受

昵称:在路上

收获:

  1. 价值积累与能力增强正相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输出解决方法的能力就是提升能力的关键也是价值积累的关键。

  2. 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可以通过构建系统来解释整章构建。这是一个很棒的用系统观分析整章行文架构的实例

  3. 与其知识管理,不如解决根源问题,能力管理。因为能力跃迁了,知识管理问题也就解决了。

作业提交

《跃迁》共读结束后,你准备启动一个什么样的联机学习活动?你准备怎么做?

答:我准备启动一个定期与安全圈子内技术水平相当及认可的伙伴们主动开展定期知识分享以及思路交流,争取从大佬那里学习到更多,记录更多,产出更多。

分享要点记录


一、万物互联时间的价值变化特点

(一) 系统变化

1. 万物互联的世界带来了系统变化

a. 互联导致关系变化
b. 关系变化导致功能变化
c. 功能变化导致系统变化

从而导致了

a. 注意力被严重分割
b. 与陌生人合作:能否被快速识别
c. 与熟人协作:能否有效解决问题

(二) 价值变化

1. 价值积累

1.1. 你觉得你自己的价值是什么?
  • 很多人都是在回答,自己的使用价值。
  • 价值的输出是使用价值,这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1.2. 你怎么让自己价值得到积累?
  • 使用价值来自于价值的积累
  • 价值积累和能力提升正相关
  • 能力提升的关键(价值积累的关键)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能输出方法

2. 价值交换

  • 和头部交换
  • 和一手交换
  • 和熵减交换

3. 价值变现

方式:

  • 渐进式变换
  • 跃迁式变换

(三) 如何让能力在变化的时代,可以非线性提升?

1. 由第一章

  • 用新方法
  • 积累,联系,见人,蓄势

2. 由第二章

  • 好的方法论
  • 刻意练习
  • 大量实战的机会

3. 由第三章

  • 把能力当做系统来对待

二、如何用新视角重新理解第三章?

(一) 本章主旨

主题:联机学习

  • 在这个终身学习也学不过来的时代,面对一系列的学习焦虑问题,掌握高手学习技术,跃迁成为知识高手。

(二) 万物互联的影响

Input

  • 高维信息输入(P114-P119)

    • 一二三四手信息,维度高低不同。
    • 对书中内容的升维与降维,更好的是先升后降。
  • 有选择地输入(P114-P119)

    • 认知效率,提高更新认知的速度
    • 套路:
      • 功利性的配置资源,往知识源头去。
  • 大量输入知识模型(P132)

    • 建立知识模型(晶体)。

System

  • 系统的基本逻辑(P185)

    • 金字塔结构
      • 提出问题
      • 联机处理
      • 功利学习和思考
      • 产出
  • 极强的目的性(P121)

    • 明确能力提升的目标
  • 联机学习(P140-P151)

    • 知识的跃迁,用答案换答案
    • 和知识源头联机
  • 联机写作(P147-P149)

    • 多元高频提问结构汇聚
  • 思想夜宴(P150-P151)

    • 联机思考
  • 成为提问者(P154-P171)

    • 提问的价值

Output

  • 知识输出组块化(P125-P132)

    • 知识晶体
    • 机构化输出
    • 尝试创建模型
  • 假装写本书(P166-P168)

  • 知识IPO(P176-P181)

  • 放大碎片化知识(P181)

    • 成为某一领域的代理人
  • 设计知识MVP(P182)

  • 首席知识官(P183)

(三) 本章几个重要关键点

  • 不是学不学的差距,是认知效率的差距
  • 知识源头与功利读书:要区分一二三四手知识,站在知识的源头,及其功利的读书
  • 联机学习:打磨自己的知识模型,然后如他人交换知识,联机获取他人脑子里最新的知识
  • 以问题为中心:区分知识树与问题树
  • 智慧树IPO:以提出问题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整合、用输出倒逼输入产品化
  • 知识体系:问题导向、联机思考、知识晶体和信息源头

三、站在三层系统角度重看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者的悖论

解决问题的三层系统

有效层(列出元素及关系) -- 悖论层(找到有悖论的关系) -- 解决层(升维解决)

利用X生成Y -- 构建学习场域

显性知识:看得见的知识
隐性知识:脑子里的知识

  • 显性生成显性的方法 :知识碎片的整合
  • 显性生成隐性的方法 :在行动中学习,调取知识组合
  • 隐性生成隐性:水平相当的人,用类比交流
  • 隐性生成显性的方法 :学徒模式,学习总结产出知识

给一个建议

能力管理大于知识管理

能力跃迁带来能级跃迁。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跃迁》共读第10天记录】共读活动回顾 --- 第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cb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