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快不行了
去年上半年,因为工作方面有很多的业务问题难以解决,以致我的心情非常低落,甚至认为自己已经得了非常严重的抑郁症。各种灌“鸡汤”的方法都试过了,但没有任何效果,我的情绪波动进而影响到我的团队整体士气低落。
下半年有外出培训。对于培训,我一直都认为上课的老师很多都不咋地,一节课3个小时你还能给讲出花儿来?学员本身水平越高讲师就越难,因为觉得你讲得我都懂,没点深度,没点新意!容易先入为主的认为培训其实就是让大家有个时间休息而已,而好的课太少了。
但是这次我决定去做个好学生,因为我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了。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决定这一次上课的时候彻底放空自己,老师说什么我就做什么,让我怎么想我就怎么想。
尝试去放空自己
一个星期的培训,我时刻牢记着不要再去刷OA,不要想着手里已经暂停的案子该怎么做,不要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不停的接打电话!然后时刻牢记要认真做个“好学生”,要认真听老师上课,要认真思考老师说的内容,要仔细记录课堂笔记,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自己变得“什么都不懂”。
很奇怪,当我这么做之后,发现课程原来还是蛮有趣的,很多问题按照老师讲的思路试着解决的话好像真的变得挺简单。
发现做个“傻瓜”真的挺好
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每天按时上课,认真听讲,很不错,但总还感觉差了点火候。
在外出培训前,为了把自己“埋在培训班”里,我在培训后的周六日还报了一个公益免费的辅导班,讲的是家庭关系处理方面的内容。
之前的上课是传统的你讲我听,而这个辅导班则更多的是我讲你听大家议,老师的要求只有一个,全身心投入进来。
一开始很不适应,老毛病又犯了,老师你讲的那些与人相处的关系我都知道,要微笑,要正能量,要仔细,要认真,有些话不能说,有些用词要注意……因为我学了无数次!
就在我快爆发的时候,最后还是忍住了,我对自己说你就再信一次吧,之前的培训不是挺好嘛,再做一次“傻瓜”,提线木偶也行,什么都不要去想,让你说什么你就说什么,让你做什么你就做。
深呼吸,满眼的陌生人,这让我又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陌生人让我感到更安全。
我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搬椅子,围圈,做笔记,抛开所有脸皮回答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按照要求向别的学员提问各种可能让人尴尬觉得难以回答的问题,站起来绞尽脑汁做规定时长的发言等等我在很久以前会在学校里,在刚开始工作时做的那些现在自己认为“很傻”的事情。
慢慢的,越来越放松,老师说的法子居然很有效果,心里一直放不下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居然都有了解决方法,而且还很有效!两天的培训虽然还不能让我完全好起来,但是我觉得我已经学会该怎么让自己好起来了。
回到单位,再看到那些问题,我发现没有这么难了。按照单位发的执行手册,按照很基础的程序,用很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做得很好了,最重要的是认真地全部落实。
突然之间,我发现做个“傻子”很好,而我以前没这么做,真的很傻!
匠人·精神之再做一次“傻瓜”和我一起学习做个“傻子”吧
《匠人精神》里也有这么一段,让高学历的人试着做一次“傻子”。作者觉得高学历的人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总是放不下自己的自尊和矜持,认为自己很快就学会了,之后的学习听不进,或者随意加上自己的判断。
不是有个说法嘛,这个世界上傻子是最快乐的,因为什么都不懂,也不用想。
工作中不停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觉得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觉得学习得太慢,觉得自己正能量不够多。然后就不停地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培训、咨询甚至求助医院来试图解决我们的问题。
一直在焦虑不安紧张中生活的我们实在太累了!
如果你要做个一流人才,对于所从事的工作就必须做到深研,但是要想真正掌握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必须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忠实呈现其核心及本质。
我们最容易犯的错也最不觉得是错的就是习惯性的按照之前的工作经验在新接触的工作上加入自己的“想法”,而没有去真正的深入学习实践那些最基础最简单的学问。当听讲了个大概后,我们以为自己全都明白了,心里想着“原来如此”然后就去做了,以后再听也不再认真,越是精明的人越是如此。
与其想这想那,倒不如试试想着去做前辈说“你试试看”的事。在任何一份你还不懂正在学习的工作或者说以前没做过的一个小任务的时候,“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正是成长的捷径。这也是为什么大企业更喜欢招应届毕业生的原因。
如果现在的你和我一样在工作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看似解决不了的问题的话,你也可以和我一样试着放弃那小小自尊和矜持,让自己“变傻”一次,说不定你的问题就解决了呢?
最后请牢记:只要我们懂得“变傻”,保持开朗、乐观就会很简单。而“变傻”的关键,就是要坦率、谦虚,腾空脑袋,听别人说话,看别人做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