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称他为“孔圣人”,知道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却不知他也曾历经坎坷,甚至一度沦为丧家之犬。
孔子的父亲是从宋国逃亡至鲁国的叔梁纥,以勇力著称。他先娶妻施氏,生九女,无子,后娶妾,生一子,岂料腿有残疾。于是,一直缺个健全儿子的他,在66岁时再娶了孔子的母亲颜征,生下孔子。
孔子年轻时并不容易,三岁父亲就死了,母子二人不为家里所容,只好住在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后来这样形容当时的自己。因为日子辛苦,他早早就得到磨砺,明白了谋生之事,孔母更是担起教育之职,教会他礼仪廉耻。
可是就在孔子十七岁那年,孔母也死了,他彻底成了孤儿,还被很多人看不起。
于是,十九岁时他决定到宋国学殷商文化,增长见识,改变命运。最终,他成为精通六艺之人,也在三十岁之际形成较完整的政治主张,开始收徒弟办私学。
所谓“三十而立”,大抵如此。
不过孔子并没有一帆风顺,他周游列国,想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但四处碰壁。有一次,孔子本要去楚国,却被陈、蔡两国困住,“七日不火食”,师徒几人都被饿的面黄肌瘦。蜻蜓FM听文化http://www.qingting.fm/categories/3613/
但在如此严峻考验下,孔子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照常讲学、诵诗、弹琴,带着弟子们渡过了难关。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虽然在那个时代,孔子政治抱负未能施展,但他最后转而投身教育,著书立说,依旧让他创立影响深远的儒家学派,成一代圣人,而他的言行思想,也被弟子记下,编就《论语》,为后世所铭记。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