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先秦儒家(1)

先秦儒家(1)

作者: 罗加加加 | 来源:发表于2017-02-09 20:37 被阅读0次

儒家,不得不提的是儒家的孔子,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孔子述而不作,所以孔子是一位好老师。但孔子的绝对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以自己的道德观对他讲述的起解释作用,比如孔子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体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气候也应当以同样时间服丧,表示感恩。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予他们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经》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样一来,孔子虽然单纯的传授知识,但还是作了一些新的知识。这种以讲述而作的精神,被后时儒家人代代相传,他们写出了无数的注疏。而孔子就因为这样才不同于当时寻常的儒,成为了新学派的创建人。

而孔子除了对经典作出新的解释以外,还有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论

正其名:名乃称呼,天下人都有名,而孔子认为这些名都应当与这种名的理想的本质一样。有个国君问他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就是说一个人做的事物都应该与这个人的名所做的事物的理想的本质一样。一个君。应当按照君道而行,他才实于名,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而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应该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仁、义:义是事之宜,是应该,相当于义务,必须为做的而做。因为这件事在道德上是对的,但如果做这些事情不是出于道德,那就是为了利,孔子本人说过:君子喻与义,小人喻于利。而仁就要比义具体得多了,如果说义是应该,那么仁就是义的出发点,有个学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语.颜渊》

忠恕:忠恕,换句话说。就是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忠,自己喜欢的,会想给别人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忠恕之道,便是仁的具体表达形式

知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孔子认为,这个世界有一定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人除了自己努力之外,还有一些控制控制范围之外的东西。因为这个观点,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

来自《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相关文章

  • 先秦儒家(1)

    儒家,不得不提的是儒家的孔子,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孔子述而不作,所以孔子是一位好老师。但孔子的绝对不是单纯的传...

  • 陈博士说园林|“仁者爱人”——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上)

    先秦园林那些事儿11 【园林趣谈】 1、“仁者爱人”——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上)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

  • 先秦儒家哲学

    孔子主张仁与礼,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仍然相信远古的制度,孔子自身是商后裔,因为周继承三代制度,孔子认为周代的制...

  • 读书笔记 | 诸子百家之荀子

    1 人性 先秦儒家三巨子,孔子,孟子,荀子,其中孔子为儒家之根之源,孟子和荀子则相对立。孟子代表了儒家的理想主义,...

  • 儒家(2) | 先秦儒家的异化

    上一回我们聊到儒教的建立,也就是说在西汉之前儒学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四处开花。 那么当时的儒家思想呢,应该是沿着两条主...

  • 《先秦儒家哲学》书评

    我反感儒家,原来是正确的 都说封建帝制以来,一直遵从的是儒家文化,说明儒家文化的伟大。而我,从少时读“人之初,性本...

  • 先秦儒家的天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说天是我这一生的德行来源,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该怎么理解这句话里面孔子所说的...

  • 先秦儒家论“友”

    “友”的观念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但在儒家时期,“友”的观念从“只能跟有血缘的人交友”变成“志同道合之人就可交友...

  • 05 | 荀子:为什么说两千年来,皆荀学也?

    说到先秦的儒家,我们一般都是孔孟并举。但是,先秦儒家还有一个人,跟他们俩一样重要,这个人就是荀子。 荀子的影响不在...

  • 为啥说两千年来皆荀学

    提要 说到先秦的儒家,我们一般都是孔孟并举。但是,先秦儒家还有一个人,跟他们俩一样重要,这个人就是荀子。荀子的影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儒家(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yw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