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旅行笔记(二)独立故事

作者: 犇流 | 来源:发表于2018-02-24 18:59 被阅读250次

    越南旅行笔记(一) 初履越南

    2018年2月10日

    我向来有早起的习惯,到一个新地方,尤其是一个陌生的国度,我基本上都会趁早上最安静的时光去周围转转看看,一则可以熟悉一个新地方,同时理解当地百姓生活,往往既有意义也有惊喜。

    酒店的早餐很丰富,不仅有西式Buffet,还有越南米粉和热带水果,咖啡也浓郁芬芳。除了甜糯的芒果,还有风味独特的百香果,当然也少不了香脆的法棍,跟其他酒店的纯Buffet不同,酒店还按照客人的要求现做类似三明治的食物,上面放上三文鱼、素菜等烤热,非常可口。米粉是带汤的,加上生的素菜、豆芽、香茅,挤上柠檬汁,味道很不错。才七点出头,餐厅很空,大部分旅客应该在前晚夜生活后正在呼呼大睡吧。

    昨天办理入住手续时,宾馆工作人员曾提醒我们上街要注意安全,隐含的意思应该是曾经让人色变的飞车党抢夺游客财物之类的事情,此时还是清晨,我们一家人来到街头,路上安安静静地,没有摩托车的疯狂,没有各种嘈杂,更不会有飞车党的踪影,跟昨天上街时的体验简直判若云泥。穿过马路就是一个大公园,这里倒是挺热闹,如同老北京喜欢养鸟的老人,一排排鸟笼子挂在树上和杆子上,似乎在比谁家的鸟儿更漂亮。鸟的主人们都在一块空地上的小桌子前参差坐着喝咖啡或茶,彼此看来都是一个圈子里的老熟人,正在谈笑风生。穿过公园,一排排健身器材上有很多人在晨练,不少上了年纪的居然都在做着引体向上等通常年轻人才做的运动,从他们凸出的肌肉可以看出一定是长年锻炼的结果。

    公园一角 看见待售的小虫子了吗? 公园晨练的当地人 公园的水池

    我们朝着独立宫的方向走去,路上多次看到有人在卖小虫子,如果有密集恐惧症的一定会感到反胃,难道这也是他们当地人的食物?中国的两广地区,云贵等省的少数民族都有拿各种虫子炸来吃的,以至于历史上被汉人称为南蛮。诸葛亮七擒孟获的那个部族也是食虫族,当地人把那些虫子当做高蛋白的商品。

    读历史的都知道汉朝时有个南越国,国王赵佗曾是秦始皇的一员征南大将,奉命攻占岭南地区后被册封为岭南县令。短命的秦朝灭亡后天下大乱,随之而起的是楚汉争霸,天高皇帝远的赵佗便不客气地自立为王,由此诞生了这个南越国,他自称南越武王。赵佗很有治国才能,贯彻的是所谓“和辑百越”的国策,使得整个南越地区众多民族和睦相处,为了安抚岭南百姓,他亲自带头换上了越人衣冠,俨然一个蛮夷大首领。赵佗不仅教会当地人使用中原的先进农耕技术,还鼓励他从中原带来的秦兵与当地女子通婚,最后通过让自己儿女与当地部落首领联姻的方式缔造了强大的南越国。从版图上看,当时的南越国也囊括了大部分今天越南的领土。

    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后,对已经成为割据政权的南越如鲠在喉,于是他派朝廷重臣到南越来南越诏安赵佗。赵佗是个爱惜百姓的明白人,也不愿再燃战火祸害百姓,他选择了归顺汉朝当一个诸侯王。刘邦死后,吕后却不守承诺,将赵佗的南越国封地又分给了长沙王,看赵佗不服,居然派人刨了赵佗的祖坟,把赵佗在中原的亲戚都灭了门,赵佗大怒,于是两国重启战祸。战争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吕后死后汉文帝继位,也就是文景之治的那位文帝,行黄老之治的国策,让百姓休养生息,文帝又遣人去跟赵佗修好,并重修了赵家祖坟,赵佗终究是个识大体的人,双方重归于好。此时,南越国在赵佗的治理下得到很好的发展,汉文化也在南越生根开花,昔日边陲蛮夷之地已开始盛行了汉文化,此所谓“以诗书而化国俗”是也。今天广州尚有南越王墓博物馆,我也是从那里很多当年留下的文物中了解到这段历史的。

    二战结束后,越南的归属是战胜国谈判的一个吵吵闹闹的主题。历史文献记载,蒋介石代表中国政府对越南独立投了赞成票。当时越南像个战利品,谁都像据为己有,法国在越南经营了六十年之久自然想要,美国人觉得自己功劳大,也想作为自己在远东的基地,斯大林的苏联,则向来对任何可能得到的土地都垂涎三尺,如果中国坚持要以“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老一套来强要,每个大国都得罪不起,何况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力量也不是省油的灯。反观国内,眼看国共必有一战,老蒋刚刚从战败的日本手里接管了台湾,哪有兵力去拿下越南这个烫手山芋,于是乎,老蒋也只能以高姿态让越南独立了事。

    中国的爱国青年经常拿老蒋丢了越南、外蒙和琉球说事,如果当年老蒋不那么软弱,中国现在会多出来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云云。但历史没办法假设,也不是想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背后是国力之争,不是嘴皮之争。外交家们都明白,领土增减,要么是拳头,要么是交易,谈判只是走过场的仪式而已。

    想着这些历史,我们漫步来到了越南的独立宫。买了门票进门,独立宫的方正的巨型建筑物一览无遗,我奇怪为什么法国人造的宫殿却丝毫没有法国宫殿的踪影。据参观奉送的资料看,整个大厦是一个汉字“吉”的造型,但从立面来观察,是个繁体汉字“興”的造型。

    据介绍,建于1868年的独立宫由当时的驻越总督拉格兰蒂耶兴建,最早的名字是“诺罗敦宫”,它实际上是法国在整个印度支那地区的总督府。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法国正式撤离越南,这个国家被分为一南一北两个国家,如同今天南北朝鲜。北越的领导人是胡志明,南越的政府首脑是吴廷艳。1955年南越总理吴廷琰废黜了越南的千年帝制,成立了与北越分庭抗礼的越南共和国,原诺罗敦宫被辟为其总统府,并改名为独立宫。但在1962年,原法式宫殿建筑在北越的一次突袭轰炸中被毁,现在的大厦在原址重建。新大楼的设计者是留法回来的金牌建筑师吴曰树,他选择放弃原来的法国建筑元素转而选择东方元素是为了对越南独立的致敬,寄托着国家稳固和强大的愿望。

    1975年4月的最后一天,由胡志明领导的北越解放军攻占了西贡,并长驱直入独立宫,宫殿的最高处被插上了北越解放军的旗帜,南越最后一任总统,仅仅过了几天总统瘾的杨文明,率领他的所有内阁成员向越共投降,血腥而漫长的越南内战终于结束,南北一统,重新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胡志明也像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样,在这个宫殿里宣布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了!”。独立宫随之被易名为统一宫,当年打进总统府的北越坦克此时此刻还静静地躺在独立宫庭院中供游人参观。这座宫殿里曾经了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每一件都是越南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容我以后慢慢来讲。

    不知什么原因,今天的独立宫开放给参观者的仅仅是极少一些房间,能看的只有会议室和外宾接待大厅。想问一下门口的接待人员,好像看我们是中国人也是爱理不理的。现在很多热门旅游地都会有中文版的旅游推荐资料以满足日益增多的中国游客的需求,连一般博物馆租借的导游机也越来越多加入了中文的选项,但在越南基本上没有见到过,中国游客在越南人心目中的分量,应该属于不受待见的那一类吧。

    独立宫外景 独立宫的会议室 独立宫的外宾接待厅

    以前听闻越南人普遍有排华情绪时我很不理解,但换位思考,如果作为越南人,从小受的教育都是自古以来,我们越南一直被来自北方的大国侵略和压迫,历代越南的仁人志士长期不懈地与之抗争,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和反击,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反帝英雄事迹…….,他们现在腰缠万贯来旅游,我们应该如何做?从他们的逻辑来思考,如海关索贿(只针对中国游客),宾馆里没有中文台电视,公务人员的冷漠等等就丝毫不奇怪了。何况1979年的那场战争带给越南的愤慨看来也被牢记心头了。看官朋友一定明白我的意思,用这样换位思考只是为了方便了解越南人对中国的心态,无关乎我看待两国关系的立场。

    许多像我们这样的中国游客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谁也无法改变越南人长期形成的对华看法。战争早已远去,当年的不愉快都是上一代人的事了,然而历史的疮疤一旦形成不可能轻易消弭,唯有时间才能慢慢平复,而且需要新一代人懂得向前看。十几年前我一个日本同事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他说我很喜欢中国(这小子跟我出行看到中华大好河山时总是想流口水),我更爱和平,你们中国人为什么对日本当年的侵略中国的事情揪住不放呢?那都是上一辈人干的事,我觉得对我们日本年轻人很不Fair,记得我轻轻地回他一句:父债子偿。在越南,我有点同情起当年那个小日本了。但伤害越南最深的不是美国人吗?他们不但忘了阶级仇民族恨,却反而明目张胆地勾勾搭搭呢?这是我未来几天想尽量弄明白的事情。

    离开独立宫,我们沿着黎笋(LeDuan)大街瞎逛,路边有很多政治招贴画,描述着当年越南人民当年抗击美国侵略的英勇事迹,特别可乐的是一群群白发苍苍的美国老人在导游的带队下认真参观,脸上的表情似乎都在说: 啊,这些坏事都是我们美国人干的?

    我真的无法想象在胡志明市街头居然有如此多西方人,其比例多过上海北京几乎是肯定的,胡志明市满大街都是咖啡馆,据说超过6000家,越南本来就是产咖啡的地方,西方人留下的咖啡文化被发扬光大,一方面是众多很小资的西式咖啡馆,另一方面是很本土的连锁咖啡馆,有些甚至就是一间门面房摆上几张桌子,客人都是面朝大街方向坐着,边喝边聊天,一天到晚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和路人。有意思的是,坐在这些当地咖啡馆里的西方人真心不少,乐呵呵地像本地人一样生活在这个城市。

    胡志明市的滨城市场 看街客 路边少女 西方游客

    我们来到了如雷贯耳的范五老街,准备找个有特色的饭店吃饭,来过胡志明市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个地方的。这个老让我记成“范老五街”的范五老得名于一位越南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历史上的范五老是一位两次在抗元(蒙古大军)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将军,在越南历史上,他是如同中国的岳飞般了不起的杰出军事家和民族英雄。范五老街长不足不一公里,但与之相交的小路共同组成了集众多餐厅、旅馆、咖啡馆、礼品商店、娱乐场所于一体的游客活动中心,也是全球背包客的天堂,天天游人如织。

    由于地处市中心,离各大景点也近,各地游客都喜欢在此扎堆,并交流旅游心得。另外,去越南其他城市的长途大巴也多半在此出发,比如越南鼎鼎大名的新咖啡,那可不是一家咖啡馆,而是越南最大的长途客运公司的名字。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越南美食和小吃,在路边,常常可以见到一群当地人在消磨时光,他们面街而坐,每人面前一杯咖啡或一瓶啤酒,几碟冷菜,真不知整天看着街上有何乐趣?但这就是这里的文化,如果让我猜,那些年纪大的可能是当年的老兵,心怀失落,借酒浇愁,年轻的,可能就是没有太多竞争力的那一批。看看不远处,肯卖力气的年轻人都在做着力所能及的生意,崛起的越南并不缺机。不远处就是胡志明市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基本上就是原来上海的襄阳市场的翻版。那个建筑是当年法国殖民者留下的,虽然旧,却很有味道。市场里的商品从服装、日用品、食品、家电、工艺品,直到蔬菜小吃,包罗万象。显然也充斥着诸多假名牌,否则一件耐克T恤不可能只卖人民币二十来块,还有就是当地的旅游纪念品,一排排的店铺,见头不见尾,蔚为壮观。

    范五老街边的小舞台 随处可见的电线束真可怕 范五老街一角

    重新来到马路上,那里依旧是电驴的天下,视红绿灯于无物,甚至逆行街头,来去如风,可以用横行霸道来形容。我第一天曾经观察过那些摩托车的品牌,基本上都是Honda和Yamaha,但不少看上去有点山寨,后来看网上说,其实有很大比例如假包换是中国货,据说当地越南人很好面子,买了中国货的马上去路边摊上买几块钱的Honda商标贴上,你懂的,我们都会心一笑。

    有人总结过越南大街上的四大怪:背钱要用麻袋装,男人头上绿帽帽,三轮车倒着踩,女人脸上手帕盖。在越南,每个人都是百万富翁,吃顿饭要花去百万越南盾。男人戴绿帽,显然是越南连年战争留下的习惯,那是军帽的颜色,戴上军帽冲锋陷阵才是男人,他们对此有特殊的自豪感。三轮车倒着骑并不是越南的专利,在北欧也司空见惯,方便坐在车上的游客观赏大街上的景物,一览无遗。至于女人脸上盖手帕则不知原委,我猜是越南天气太热,阳光较为强烈,盖个手帕有助于保护脸部皮肤,不至于晒成黑炭吧。

    逛累了,吃够了,这一天越南的生活体验暂时告一段落了,晚上睡得特别香。

    越南旅行笔记(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南旅行笔记(二)独立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qc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