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份档案

作者: 铁镜 | 来源:发表于2019-07-20 20:39 被阅读11次

    前言

    在阅读此文之前,我想看客们还是有必要明白一些事情。这只是一个故事,有真有假,像我泡了一杯茶,不论你喜欢还是讨厌,你都分不清那份感觉是来自茶叶还是茶水。本篇文章有悖于大部分人的认知,看客们请自行分辨。

    讨论

    时间是纵向的。不论是十秒前的你和十秒后的你,还是十年前的你和十年后的你,都会与此刻的你不同。

    处在三维空间的生物思维与认知局限于三维。也就是说,世界存在于生物的认知里。当所有人都认为世界是怎样的,那么世界就是怎样的。我们缺乏更精细的感官去认知这个世界。就像预测未来,构建拉普拉斯妖,如果我们的大脑能支付起预测所有事情的能量,比如我要预测十五秒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不是单纯靠猜测,而是用精密的计算,那么依靠我们的现在的大脑,即使最聪明的人也要用十五年,这显然在某一方面变得没有了意义。比如灵魂的存在与否,我并不是在争论科学或迷信,只是做一个假设,狗能闻到我们闻不到的味道,蝙蝠能感知我们察觉不到的波,如果鬼魂是一种味道或波,是否我们感知不到,就应该说他不存在?

    当下的哲学争论总是局限于某一极端方面,比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好像总要把人归为某一类才能定义一个人。我浅薄的认为此为人类认知的狭隘。物理学与哲学的发展总在发展,且寻找到了许多例外,比如量子纠缠与传统甚至当下物理理论的矛盾,我们寻找不到统一场理论是否是因为在不同的时空,物理定律是否是不同的的,又或是当我们观测某一定律的现象时,它是不确定的,著名的实验如“双缝实验”,虽然存在诸多需要证伪之处,但其结果是否又佐证了某些我们无力揭开的秘密。

    我不是物理学家,也不是哲学家。我上文提到的观察,正是我正文的主题,我只是在疑惑,也是在解释。

    正文

    自小我就在观察这个与我共存的世界。不,世界是永远存在的,至少在我死去之前,它是存在的,运行着的,这很好,也很诡异。

    于是在我尝试观察世界数年之后,在我二十一岁的5月23号坐在大学教室里时,我有些难以名状的感觉。我看到了不同的地方,我能看到宿舍的视角,也能看到教室里的视角。观察这种行为伴随我多年,在某一个时间点,或是在这个时间点,十点五十三分,我发生了解离,我在观察世界的同时,宿舍里存在了一个逃课的我,而教室里依旧是作为观察者的我,且不被其他人所见。我不知道如果我冒然跑回宿舍会发生什么,被解离出的我是否是某个平行世界的客串,还是作为观察者的思想与本我相对时被解离出作为“我”存在的我。

    事实证明,我是后者。

    就这样,在下课以后,学校里的“我”继续以我的身份存在着,我存在于一个作为观察者却不能被本我的世界可见的世界。

    自此我一直存在于“我”的生活之外,当然,仅仅是作为一个观察者,我存在于一个不存在的组织,结交了一群与我一般不存在的“人”,他们有的是和我一样,与本我的世界发生强烈的认知矛盾时,带着强烈的观察欲望与本体解离,作为观察者存在。另一部分,有经历着类似电影“土拨鼠之日”的拉普拉斯妖存在。也有寿命极短,不,不应该是寿命,这里我需要详细解释一下。有一种观察者,在本我与观察者产生分歧时,观察者并没有理性对待本我的世界,而是生出了怜悯之心,与本我共存为一个身体。但矛盾就是,观察者与本我在性格与习惯方面是截然不同的存在,且不应被其他人所见,否则就会导致本我世界与本我的矛盾,本我存在的世界崩溃。而往往更理性的观察者会覆盖本我,本我失去记忆,在此之后观察者成了本我躯体的主人,认识的人会感觉,与以前大不一样,甚至遗忘本我的存在,于是,本我被湮灭了。

    当然,对于这个不存在的组织与那群不存在的人,我会在第一档案与第二档案里详谈,在第三档案里,我更想与读者分享,作为观察者与本我之间的事。

    在此我要声明一下,我上文以及下文所提到的本我,在我的理解里,是指能正常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解离以前的我,而观察者是指解离后作为独立于本我世界之外继续观察本我与本我世界的“我”。与宗教里所说的的“本我”和“真我”或许不一样,但这是我能以中文想到的最确切的理解,如果高维生物存在的话,我想能更好的解释,而观察者在三维于更高维的边界处,仍旧作为三维生物,并不能充分解释。希望读者不要有理解上的偏差,有宗教信仰的人也不要因此误会。

    在作为观察者存在时,并不能弄明白发生此类事情的谜团,相反,它衍生了更多的谜团。为此,我与其他观察者去过罗布泊,调查了与此类似的传言“双鱼事件”,鉴于不能以另一个我干涉本我存在的世界,我并不能对我的调查结果向屏幕前的你详细阐述,希望读者不要见怪。

    我想,有的读者一定会有疑问:既然我不能干涉本我存在的世界,那么我在向读者讲述这件事情时,是否干涉了本我的世界。对此我也劝诸位不要担心,因为在6月13号的一天,本我又解离出另一个自己,我称其为“第二本我”,因为新解离的本我并没有作为观察者的意识,而且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如果说第一观察者将本体的世俗与懈怠结合,那么第二本我就是毫无杂质的纯粹,这种纯粹害死了他,他在本我大三的某个夜晚绝望的自杀,具体原因是与本我女友纠葛,他放任了人类本真的纯粹与复杂,乃至人类之间一点小小的错误都不能忍受,注定会成为我与本我之间的一个不起眼的插曲。有趣的是,在那之后,第一本我接纳了第二本我的意识,第一本我与第二本我重新合二为一,而我在观察本我时发现,第一本我,第二本我,是同一人的不同时空,更像是我所说的第一种假设。每一个观察者与本我的联系都各不相同,而我与其他观察者不同的是,无论我如何插手本我的世界,本我的世界都会自我修正,且本我与与作为观察者的我差距不大,如果不出意外,在未来某一时间点,他会分离出第三本我,第三本我不被第一本我的世界接收时,会和第二本我一样被第一本我的意识收容。第一本我会逐渐接近我这个观察者。就像我在解离时就拥有了本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而第一本我是一步步通过收容不断解离的不同“次本我”的意识,掌握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但我并不为此担心,观察者没有生存与死亡的意识,只有观察的欲望。

    在此之前,我另需要说明,观察者之所以有组织,是几万年来总结出的规律,我们称为观察者定律,至今已有十二条定律,其中有些能被我们所理解,而有些我们只能遵从规律。其中有一条便是观察者不能独立存在,因为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只有在另一个观察者认知下存在,才能可见,否则你只能活跃于一个你不存在的世界。比如,我如果被其他观察者忘记,那么我会从这个世界消失,仅仅存在于一个任何人看不见我的世界,而更深层次的是因为,观察者容易其他外在的观察者,因为观察者的特性是有着强烈观察属于自己本我的世界,而忽略其他观察者本我的世界。这也和观察者的第二条定律有联系,第二定律阐述了观察者与本我是单向直接联系,观察者知道本我的存在,而本我并不知晓观察者的存在。观察者与本我的世界有间接联系,但这种间接联系要比与本我的直接联系更强烈,比如,如果本我的世界否定本我的存在,观察者很可能会消失,本我也会在自我否定中湮灭。组织中曾有一个观察者,只存在了三个月,因为他解离时的契机是强烈否定自己的存在,于是在解离时,本我消失,作为观察者在失去本我这一观察对象的情况下,消失于观察者的世界。

    观察者于本我之间存在不可被否定的联系,并且各不相同,这种联系直接决定观察者与本我是否消失。第三定律,若结果使观察者消失,那么本我可能作为解离前的普通人存在,若是本我消失,则观察者必定消失。这便是我们无法解释的一条。

    观察者与本我的联系各不相同,且不被其他观察者可知。我与本我的联系,目前我发现的共有三条,在第三档案里我先介绍第一条,即我与本我之间可以共存于本我的世界且不被发觉。比如我与本我共用同一个账户,但我的变化不会影响本我的世界。再比如我在账户消费掉100元,本我的账户不会因此改变。而我的消费痕迹在消费行为产生之后,会无迹可寻,被本我的世界所有人遗忘,不,应该是忽略。

    有趣的是,这样的共存联系,使得我可以插手本我的世界而不被任何人察觉,也不会更改本我的时空,我可以游走于本我与观察者的世界,就像当初解离时的那一刻,共存。于是在大四毕业那年,本我学校档案错误去到石市办理档案时,我占领了本我的意识,与家人见面,几天之后作为观察者的我如解离一般重新存在于我占领本我意识时的地方,而本我会将我所做认为是他的意识驱使他这么做,并且察觉不到认为是我的意识覆盖了他的意识。

    这可能听起来有些荒唐,而第三档案决不仅我所提及的,我会在接下来完善档案内容,进而完成第一与第二档案的内容。

    另起说明,我与本我共用同一个账号的例子,如现在,本我并没有写出此文章,因为本我现在没有作为观察者的意识。那么,本篇文章只能存在于本我以外的世界,但观察者不会干涉除观察者以外的世界,那么本篇文章是否存在?它存在于哪个世界?此为第三档案的上篇,在以后的档案里,我会说明这件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思考,且在第一档案我解释观察者的本源与去向时,我会说明我写此篇文章的目的。不过那两个档案又会存在于哪个世界?

    有缘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份档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tp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