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爱上了历史,看了一段战国时期的描述,古老的秦国是在周朝没落的时候,得到的分封土地,但是地处偏僻,在中国的西北部地区,应该是现在的甘肃一带,那个地方北方是匈奴,西边是羌族部落,属于中国的边境地带,魏国、韩国等一些内陆地区,秦国可谓是格外艰难,然后又因为地处蛮荒,文化修习较少,被其他六国嘲笑为蛮夷之地,并且还不断受到边境赵国等国的侵扰,当时应该是公元前174年,秦孝公在位的时候,与此同时魏国出来了一个名字叫做商鞅的人,他被举荐给了魏王,举荐人曾对魏王说,如果你不重用他,那么就一定要杀了他。可惜魏王没有采纳重用商鞅的建议,由于也不认为商鞅是人才,所以也就没有杀他,直到秦国忍受屈辱,遍寻治国良策,发出了招贤令。
商鞅也是颇有城府之人,被太监引荐之后第一次用无为而治的方式游说秦孝公,但受到秦孝公的轻蔑对待,而且秦孝公大发雷霆的骂了引荐他的太监,可是不知道商鞅为何命好,又得到第二次机会,这次他大谈帝王之道,可谓是用儒家学说来治理天下,但也没有说动秦王,于是最后一次他拿出了真本事,那就是他一直都推崇的法家治国理念,用法来管理秦国,让秦国瞬间强大,变成一部战争的机器,这一点说到了秦孝公的心里去了,可谓是搔到痒处,据说面谈谈了几天,秦王的态度有了非常大的转变,眼神也变得非常的敏锐犀利有精神。从这里可以看出,成大事者,不仅仅要有本事,而且最主要的是要内心冷静沉得出气,这样自己的方法才能奏效,前面的试探实际是作为商鞅自己对君王的一个摸底调查,他不像普通的应聘者那么唯唯诺诺,而是比较有自己内心想法的,他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自由意志在引导自己,所以他才会如此的果敢,敢于冒着竞聘失败的风险,因为他心里清楚,要实行这样一种法令治国的君王,必须是一个拥有着强烈意愿的君王,如果不是就不可能实行成功,所以他宁可 等待,也不愿意贸然提出,这一点上看来,商鞅是一位智者。
其实商鞅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是整个中国形成统一格局的推动者,当时的秦国羸弱,弱国无外交,战国时期大家都是靠祖上荫德的庇护得到分封土地并得以世袭的,而秦国打破了这个规矩,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并收税,另外废除所有贵族特权,要想得到土地成为贵族必须有军功,无功者很快就会沦为平民,这对当时贵族阶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他还是做到了,秦国出现了平民百姓能做贵族的上升通道,而且农业生产也大幅度得到提升,可是秦国却严禁其他的任何文化事业发展,因为他想要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所有的资源都是为战争服务,目标非常明确,而在当时的冷兵器时代,只有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这也使得秦国迅速变得强大起来,商鞅改变了一种制度,从而使得的秦国人的意志变得坚强,目标变得极端且明确。
商鞅的行为为他最后的悲剧做了铺垫,但是他的意志值得称颂,都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一段历史,也可以品味那个时候的人,做出决断时候的那种心情,其实想象一下和我们现在是一样的。商鞅不得志,然后对着自己理想拥有强烈抱负,他在秦国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他内心当中那个理想的折射,也可以说他是通过秦国在实现自己的使命,他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在牵引着自己,所以纵然就是有危险会死,他也毫不畏惧,因为他死而无憾。那么现在社会的我们是不是也和当时的商鞅是一样的呢?又或是那些秦国不愿变革的旧族们,亦或是被秦朝颁布的新律令激励前行的平民百姓们?能够留名千古的一定是拥有自己意志去活的那个人,虽然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但却不一定被世人知道,我想如果商鞅当时如果试探秦王失败,亦或是被秦王拒绝,那么商鞅虽然怀有天下之志,但也不能得以施展抱负,这样的他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会郁郁而终吗?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至少他是有过意识觉醒的人,这一点看来,他的一生也是值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