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兴趣或在将来用到,请点击喜欢收藏吧 (ノ≧∀≦)ノ
欢迎分享转载,但请告知我一声。
根据老师指点已更新重点并补充部分内容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改革:党的十四大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2)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长处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与不同制度结合具有不同性质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于: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原因——由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模式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重点】: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2.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的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资产既有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4.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5.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6.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保证各种所有制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7.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重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 特点
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转向创新驱动。
- 带来的新发展机遇
1.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长量依然可观。
2.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3.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4.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看不见的手”与政府“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 怎样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1.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变、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 战略性转变;
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3.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4.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以上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能割裂或对立起来。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比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更符合中国实际,易于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和理解。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
二,要加强和改进法律实施工作。
三,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
四,要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五,要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在这一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
特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事务的权利。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等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
该制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 习近平强调指出:
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套制度安排:
1.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
2.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4.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重点】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等重要作用。
“法者,治之端也”
全面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要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从严治党、保持长治久安,都必须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
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基本保障。
【重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任务
第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第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第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第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第五,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组成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它还很不完善。
总体要求: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基本原则:
1.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2.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
4.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深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第一,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具进。
第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第三,发展基层民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含义: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要求: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
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内在一致性:
1.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2.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
3.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
5.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6.都坚持重在建设——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
侧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突出核心要素、更加注重凝练表达、更加强化实践导向。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什么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就是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2.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3.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重点】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含义: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又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2.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已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对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
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重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大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十八届三中全会
【重点】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习近平
系统治理: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参与。
依法治理:法制保障
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综合施策: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协调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
解释: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顺应自然,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
如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第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第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重点】: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必须依靠制度和法制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习近平
如何建立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规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优良传统:
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和安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间亲密合作和交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
历史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强烈期盼。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坚强意志: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周恩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
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基本内容
第一,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第二,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第三,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重点】意义
第一,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二,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三,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是正确的、可行的。
【重点】4.新形势下台湾工作方针
习近平提出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五点重要主张
第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第二,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
第三,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
第四,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
第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形成依据
时代主题的含义: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后,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作出新判断: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1985,邓小平
1987年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 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四个基本点: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多极化格局的意义
- 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世界多极化进程的曲折性
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意愿和行动不会自动放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斗争是艰巨的,各种力量的较量,有时甚至是非常激烈的。
【重点】: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
经济全球化的两面性:
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加了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新形势下的战略机遇期的机遇与挑战。 P233.(国际、国内)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什么是走和平发展道路?
1.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2.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
3.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坚持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4.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重点】和平发展道路的“一般”意义:
- 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 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还有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新中国60多年历史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绝不能放弃我国的正当权益,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重点】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1.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避免了那种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引导国际格局演变和国际体系变革。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方针。
-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也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习近平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新型国际关系
新型国际关系,“新”在合作共赢。中国倡导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核心是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开展对话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赢和共赢,而不是单赢。
中国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新中国外交实践的延续。
【重点】如何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新型国际关系,“新”在合作共赢。
1.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要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3.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4.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中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切为了人民
党的十八大指出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重点】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第一,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第二,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第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取向。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
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当代中国,人民指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他们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质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三个原因)
1.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2.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3.工人阶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重点】:
我国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可靠的阶级基础。我国工人阶级从来都具有走在前列、勇挑重担的光荣传统,我国工人运动从来都同党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习近平
1.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必须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问工人阶级队伍发展特点:
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综合素质迅速提高;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
1.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基本的依靠力量。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这是由农业、农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3.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3.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4.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全党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重点】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条件:
1.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3.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为什么要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1.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2.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和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一个重要条件。
3.加强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随着阶级关系、阶层关系和中心任务的变化而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内容。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积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 内在关系:
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各名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如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
2.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3.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
4.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引导宗教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
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
保护合法、抵制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四、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强军才能卫国,强国必须强军。面向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和平安宁,必须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习近平
【重点】:
努力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习近平,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
第一,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
第二,能打胜仗是核心,反应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
第三,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
内在联系与意义: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统一于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实践,体现了坚持根本建军原则、军队根本职能、特有政治优势的高度统一,体现了永远站在人民的立场、捍卫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明确了强军兴军的目标图、路线图、展开图。
实现强军目标,必须紧紧扭住强军之魂、强军之要、强军之基,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按照“三位一体”要求全面加强部队建设。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1.调整优化作战力量结构。
2.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
3.推进作战要素融合集成。
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为什么党从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的正确方向。
【重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内在联系:
1.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本质要求和政治前提。
2.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
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章程》
【重点】新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本质上讲,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们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只有中国共产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需要中国共产党执政?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党的领导。
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凝聚亿万人民力量,需要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国际环境,需要党的领导。
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怎样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一,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第三,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面临的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性建设。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
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1.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2.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3.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如何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
通过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符合党的宗旨要求,保持纯粹清正的状态。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上。
【重点】全面从严治党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
四个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思想建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制度治党试,从严治党的根本之道。
如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1.必须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2.必须严明党的纪律。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还必须严明党的组织纪律。
3.作风建设至关重要。第一,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二,严格党内生活,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第三,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第四,建立抓作风的成效机制。
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
【重点】如何加强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
1.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坚持惩治这一手不放松。
3.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4.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全书重点到此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