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從古佛教辯經入門書《攝類學》,看缺乏思考的命理學習問題

從古佛教辯經入門書《攝類學》,看缺乏思考的命理學習問題

作者: 小蚊1004 | 来源:发表于2019-07-10 22:56 被阅读1次

小澂寶人文講堂--大耕老師的現代紫微斗數



《攝類學》聽過的人很少,但是說到「辯經」也許知道的人就多了,辯經是起源於古印度佛教發源地當時最大的佛教學院那爛陀寺,對於佛學教育系統的一種學習與訓練方式,筆者曾在文章提到過,所謂的佛教,其實是一種教育系統,而【佛】的本意為覺知者的意思,意思就是祂通曉了世間所有知識道理、大智慧、並且能夠身體力行的做到,並以此大智慧讓自己可以脫離人間的婆娑苦海,脫離於六道輪迴。但是,祂不是神,所以祂不會做那些保佑你消災解厄的事情,也不會幫你斬桃花去小人,招財或者是治病。

因此所謂的佛學就是一個知識教育系統,如同我們學了英文就可以跟外國人溝通一樣,只是當這些修行者/覺知者在通曉了世間大智慧之後,自然有了神通能力,而神通能力就是一種知識能力與科技能力,如同我們可以透過紫微斗數預測未來,但這仍屬於科學知識,真正有修為的人其實是不會到處去跟人說他有神通、有多厲害的,甚至不會也不應去告訴他人可以用神通幫你賺錢或者是醫病,只有魔鬼跟神棍會幹這些事情,因為這一切的行為都違反佛學的本意(其實幾乎各宗教都有禁止展現神通的情況,避免世人為其迷惑)。

佛學的本意在於教導我們自己成為所謂的覺知者,讓自己能清楚去面對跟解決自己的問題,而這些具有大智慧的人,所做的事情也只是引導、開化與教育我們,至於後世因為各種政治與社會因素,甚至於為了斂財,而將佛學成為佛教。這幾乎是在任何價值傳達的最後所難以避免的結果,以致近代我們幾乎忘卻了佛學其原始的真正含意,很多人勤於外在的頂禮膜拜,卻疏於對內在的自我瞭解與改變自己,只希望可以求得一個幫助卻不願意自己去面對問題,來算命的客人很多也是如此,只希望用最簡單快速的方式得到自己要的成果,難怪命理神棍如此之多。

而當佛學因為政治與文化因素消失於印度的時候,「辯經」此種訓練體系卻保留在藏傳佛教之中,也就是我們會看到西藏的佛學院會有兩個喇嘛,彼此嘶吼快速地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藏語,甚至兩手不時的擊拍,讓不懂的人感覺相當的獵奇,只當他是一種特殊的民族文化或者是宗教文化表現,卻不知道這樣的互動是佛學訓練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佛學在西藏地區流傳千年過程中能夠能人才輩出,並且感覺充滿了智慧的原因之一。

那麼「辯經」是甚麼呢?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把它當成是佛學的一種邏輯訓練模式,而《攝類學》這本書則是這個訓練系統的入門課程,利用教導邏輯訓練的方式,使人的思考能夠更為清晰、思路可以更為有條理、智慧能更為增長,並且從了解自己與了解佛經所傳達的知識,進而了解世間萬物的知識智慧,也就是說佛教中有一套完整的訓練體系,來訓練人在環境中可以變得更敏銳、聰明、邏輯跟思考能力更好,並幫助人在學習佛學的過程中不要被迷惑,不要被誤導,可以更為明心通智了解真義。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很奇妙,佛教居然是一套訓練邏輯的完整方法,讓學習者可以透過對於邏輯的訓練,以辯證方式,來檢驗自己所學是否真的通透,而不是只是告訴學生要乖乖聽老師說的話、要認真去做老師說的事情,佛學是希望當你了解這些智慧道理的同時,也可以利用邏輯辯證的方式,自己具備去檢驗智慧真假的能力,並時時自我檢討,如同我們可以用邏輯去了解誰是騙徒,或者可以反省自己一樣。全世界大概只有佛教會做這樣的事情,找個方法來不斷的要人檢驗他的學說是否正確,因為他們覺得真正的智慧是可以經得起不斷的邏輯辯證的檢驗,而真正通達智慧的人也必然可以經得起如此檢驗,否則這個智慧與知識必然是假的,這個人也必然不是真的通曉真的有智慧。所以用的方式不是背誦佛經幾次、不是每天跪拜幾次,而是透過紮紮實實的檢驗方式。這也是我一直覺得佛學根本不是宗教,而是一種進步的文明教育體系的原因。

可惜這樣的方式沒有在中國流傳,因為我們長期受了儒家教育,習慣於接受一套以古為聖的價值體系,古代就是對的、古人就是好的、長輩都是對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上級都是對的、書上寫的一定是對的,有錯的一定是自己,所以我只要乖乖念書聽話就好了,這樣一套在帝王時代愚民的價值體系深根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因此讓許多人在學習任何事物的時候不習慣去思考,只習慣背書。當然在學習命理的時候更常容易見到如此的情況,許多人擺了滿屋子的命理書,一個流派換過一個流派的學,感覺自己永遠背的資料庫不夠多,感覺自己要學盡天下門派才能讓自己擁有通曉天地之能,卻不去思考其實就算通曉所有流派,你也不是神或變成神的真實窘境,因此筆者大概是唯一一個一直在阻止學生抄筆記的老師,筆者上課開放學生錄影就是希望學生將時間花在聆聽,學習邏輯與思考而不是背資料庫,用生命跟理性思考看命盤,不是用命盤看人生,這便是我們上課時常說的。

真正好的學問以及知識,一定可以經得起被檢驗,學習的人需要有這樣的態度與認知,教課的老師更要能夠接受邏輯檢驗的能力與實力,因為邏輯辯證與思考能力才是命理真正的價值核心,少了這些,學習再多的技術也只是在術的層次,如同一份用心做的家常菜,往往會比技術花招很多的名店做出來的食物,更加溫暖人心,以此跟所有學習命術的同好分享。

相关文章

  • 從古佛教辯經入門書《攝類學》,看缺乏思考的命理學習問題

    小澂寶人文講堂--大耕老師的現代紫微斗數 《攝類學》聽過的人很少,但是說到「辯經」也許知道的人就多了,辯經是起源於...

  • 逸民:《出土简帛与孔门后学新探》后记(初稿)

    本書是我近十年來在曲阜師範大學讀博、武漢大學做博士後,研習先秦儒學尤其是孔門後學問題發表的部分論文之合集。自從20...

  • 機器學習&應用

    1/什麼是機器學習: 什麼是學習?利用經驗來提升自己,從而獲得理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什麼是機器學習?讓計算機...

  • PBL教學法 帶學生訪問

    現在大學教學重視PBL(Publem Based Learning) 問題導向學習法, 這種學習法 是指透過問題或...

  • 獸形風水學(吴纯菁著)

    在易經磁場風水的學問、起源於河圖的數理及易經的阴阳學説。河圖和易經、依我研究的理論、是人類古上代的文明遺留下...

  • 關於「學習」&「快樂學習」

    一直都有收到如何看待「快樂學習」,「孩子拒絕學習怎麼辦?」一類諮詢。 在我看來,「快樂學習」是個偽命題,家長的焦慮...

  • 【南懷瑾老師】人生有三“師”

    ​ ​ 師先賢 “讀書萬卷,神交古人。” 我常勸青年多讀古書,不要以為自己學問夠了,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問經驗永...

  • 《精进》第四章笔记

    學習,應該以學習者心中的問題為中心,讓問題引導著我們去探求答案。 問題的提出,需要基於已有的知識體系,並通過問題將...

  • 【正念】忙是心靈的死亡_21天正念課程

    正念練習,而不是正念學習。正念是一種體驗式的學問,需要練習和實踐,而學習更多的是在於理論和書本上的知識。就像如人飲...

  • 2014.8.21

    回想這幾年看了幾千本書,从中醫到氣功、从易經到命理學、从催眠到潛意識輸入、从宗教到哲學、从玄學到右腦開發••• 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從古佛教辯經入門書《攝類學》,看缺乏思考的命理學習問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cl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