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人生有三“師”

作者: 传承网 | 来源:发表于2020-09-15 19:27 被阅读0次

師先賢

“讀書萬卷,神交古人。”

我常勸青年多讀古書,不要以為自己學問夠了,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問經驗永遠不會夠的。古人著書立說,累積了多年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窮畢生精力,到晚年出書,流傳下來,我們如果不讀古書,那才真是愚蠢,因為有便宜不知道撿。讀了古書,就是歷史的經驗,是吸取古人付出辛酸血淚的數千年經驗,供自己運用,所以何必自己去碰釘子,流血流汗,茹苦含辛再領悟出同樣的經驗呢?或者說,只是讀他的書,而又看不見他的人,可以和他交上朋友嗎?當然可以呀!我們由古書就看到他的時代背景了。

試看歷代人物,氣度、政治的制度,一看就知道,一代有一代的味道。過去歷代都有不同,也是循歷史的痕跡,漸漸變易而來的,所以從歷史漸變的軌跡中,也就可以看到未來發展的方向,這就是“尚論古之人”,與古人交朋友的道理。

清代中興名臣左宗棠,在未得志前,連吃飯也成問題,但他的書房就有一副對聯:“讀書萬卷,神交古人”,這種胸襟,這種抱負,是年輕人應該效法的。

——《孟子與萬章》

師造化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是老子千古不易的密語,為老子思想的精華所在,懂了這番話的道理,也就差不多掌握了修道、行道的關鍵了。

人如何效法地呢?人要跟大地學習很難...人活著時,不管三七二十一,將所有不要的東西,大便、小便、口水等等亂七八糟地丟給大地,而大地竟無怨言,不但生生不息滋長了萬物,而且還承載了一切萬物的罪過。我們人生在世,豈不應當效法大地這種大公無私、無所不包的偉大精神嗎?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一直非常強調此一精神。《易經》的“坤卦”,形容大地的偉大為“直”、為“方”、為“大”,指出大地永遠順道而行、直道而行。包容一切,不改其德。

再者,我們效法大地,除了上述的道理之外,同時還要瞭解大地自久遠以來運動不止的意義。地球永遠在轉動。地球一天不轉動,甚至只消一分一秒停止,我們人類和其他萬有的生命,都要完結。我們人欲效法大地,就應該如《易經》卦辭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行健”,是天地的運行轉動,永遠是健在地前進,所以人要效法它的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分一秒絕不偷懶,時時刻刻向前開創,永遠生機蓬勃,永遠靈明活潑,這才是合乎大地所具有的“德行”。

中國道家有句名言:“人身是一小天地”,認清這個觀念,打坐修道就容易上路,你只須讓自己的身心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般自然,豈不真得自在。

傳統的道家,認為我們人身便是一個小天地,胃就像大地,地球上有長江、黃河,和胃連帶關係的,在前面管道便是長江,在後面的管道便是黃河;其他別種器官,有的代表月亮,有的代表太陽,都在不停地運動。人打起坐來,心理上讓它自然地清靜,不去干擾身體各個器官的運作與血液迴圈,使之自自然然地合乎天地運轉的法則,身體就會自然越來越健康。

——《老子他說》

師自心

“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人生下來,在整個生命的過程之中,都會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大的就整個人類文化而言,無論東方或西方,幾千年來始終無法解開“人從哪裡來”以及“宇宙如何開始”之謎;現在的太空科學如此發達,其目的就是為了探求宇宙的來源。小的就每一個人而言,人生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人生下來就是一個有問題的東西,生命本身的問題就很大。當人碰到問題時,到最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如韓愈所講“人窮極則呼天,痛極則呼父母”。

幾千年前,這位把一切問題都徹底解決的人,叫作釋迦牟尼佛...他得到了一個結論:“人即是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他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說:“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奇怪啊!真奇怪!每一個人都是佛,不只是人,每一個有知覺的生命,包括動物,都具備了和佛一樣的智慧功能,那麼,一般眾生為什麼不是佛呢?只因為自己的思想把自己障礙住了,把自己虛妄不實的思想當成真的,緊抓著不放,所以不能證到佛的境界。佛悟道所講的話,我們簡單地說就是:唉呀!修行搞了半天,原來我就是道。

——《圓覺經略說》

你看釋迦牟尼佛後來講的佛法是什麼?一切唯心。都是自己,沒有上帝,沒有閻王,沒有天堂,沒有地獄;如果說有的話,天堂、地獄,上帝、閻王,一切也都是你變出來的。這是一個問題了。世界上究竟是有他力,還是自力?究竟是唯心還是唯物?佛告訴我們徹底唯心的。不管唯物、唯心,都是心的本體來的,誰都做不了誰的主,沒有個主宰,生命就是這樣來的。佛徹底地推翻了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哲學,一切的科學,一概都掃掉,只有那個生命的主宰,你明白求證到就行了,就成佛了。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相关文章

  • 【南懷瑾老師】人生有三“師”

    ​ ​ 師先賢 “讀書萬卷,神交古人。” 我常勸青年多讀古書,不要以為自己學問夠了,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問經驗永...

  • 【南懷瑾老師】苦才是人生?

    人活了一輩子 就是三句話 佛初次講法,就講苦集滅道四諦。所謂小乘,像是小學開始,大乘是講到大學了。小乘是基本教育,...

  • 【南懷瑾老師】“病”,不可怕

    《藥師經變圖》元代 我們生病,不管是中醫、西醫,在醫理上有個最大的原則,學醫的同學們更要注意,任何病只有三分,但是...

  • 【南懷瑾老師】中國隱士

    功遂身退 天之道也 研究中國哲學史文化史的,要特別注意,我看到近百年來著作,好像對於隱士方面沒有搞清楚。中國文化幾...

  • 【南懷瑾老師】如何降妖伏魔?

    中國漢字:“鬼”“人”“神” 這個田地的「田」,田字上面加一點,出了頭叫做「由」,「由」是什麼意思?有點苗頭了,土...

  • 【南懷瑾老師】逢凶化吉的“密碼”

    “辨吉凶者存乎辭。” 《易經》的卜卦、算命等等,對人生的作用,以及所說的吉凶的道理,是好還是不好呢?《系傳》說“辨...

  • 【南懷瑾老師】打坐的前三秒

    为何要打坐修定 现在告诉大家,为何需要打坐修定。打坐盘腿修定,与明心见性没有多大关系,真的明心见性,不一定是靠打坐...

  • 【南懷瑾老師】成由勤俭败由奢

    中國文化有個重點先告訴大家,中國人的經濟思想哲學是“勤儉”兩個字,也就是要勤勞節省。我們現在整個的社會發展太過奢侈...

  • 【南懷瑾老師】你認不認命

    鄉下不識字的老太太 常活在大道中 我經常說,我們大學裡開哲學系、哲學研究所,只能說是學哲學的,沒有出一個哲學家;等...

  • 【南懷瑾老師】"老好人",好不好?

    唐 孙位 《高逸图卷》 01 “群眾心理是盲目的”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懷瑾老師】人生有三“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kt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