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民劳》/逻辑思维满满的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全诗一共五章,每章都用“民亦劳止”开篇,紧扣题目《民劳》,重点突出,反复强调“民亦劳止”——人民太辛苦了,字字都透露着对劳苦百姓的同情,句句透露着对要爱心民力的劝告。
文章虽有五章,但第一章已将全诗概括。形成前后呼应——“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舒服。爱护京师老百姓,国家安定无残酷。诡诈欺骗莫纵任,小人巴结别疏忽。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政权遭颠覆。衷心爱戴您君王,大力劝谏为帮助”。
首先突出重点,人民要安居乐业!这也是治国安邦的要事!既然是要事,怎么做呢?对于百姓个人要爱护,对于他们生活的社会要保证太平。从人到社会,进行了巧妙转折,从小及大。为保证做到这两件事,就要朝堂上亲贤臣远小人,朝堂外平暴行止叛乱。层层递进,由抽象到具体。逻辑清晰!最后,在一系列理性劝诫之后,来一句感性的话诉衷肠,王上即使是乏了一听后面一句也会先忍忍。感性与理性结合,妙啊!
后面四章,“汔可小休,汔可小息,汔可小愒,汔可小安”是爱民该如何——让他们稍稍休息,放松一点,不要高压逼迫,让他们安稳度日。只说怎么做,不说为什么自然不会让人信的心服口服。于是紧接着——“以绥四方,以为民逑,以绥四国,俾民忧泄,国无有残”,满足了百姓所求,百姓泄愤,王城内外皆会安定,王上的统治也会巩固!从整体大局看,要爱民,要使社会安定,那从近处出发,该如何去做?警惕小人!警惕小人!警惕小人!每章都强调一遍,重要的事情说四遍!
最重要的是“暗示”——要爱民,不要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要让社会太平,不要有恃强凌弱暴力之风;要防止小人的阴谋诡计。在一句句劝诫该如何做,防范什么中我们已经对于当时的情况窥知一二了——让百姓喘口气,他们以为赋税所累,极度疲劳困困。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恐惧暴力的社会,每日提心吊胆,无处申冤。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大王听信小人谗言,放纵佞臣乱使诡计……这几乎是要使国家覆灭的危险啊!
由总到分,由远到近,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由正到反……真的是逻辑满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