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兴起,慕课模式的成功更是让人看到了教育的未来。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不禁思考:传统的教师职业和学校是否会被线上教育所取代?是否会成为互联网发展浪潮下又一牺牲品?
疫情期间,整个社会都在做这个试验。在「停课不停学」口号的号召下,老师、学生、互联网教育工具像鸭子们一样被赶上架,其结果可想而知:老师在抱怨、学生和家长在哭诉,程序员在加班。
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线上教育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难道,线上教育只能作为传统教育的辅助?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分析为什么「停课不停学」是现在这种局面。
换汤不换药的线上课堂
「汤」换了,学生学习地点从教室搬到了电子屏幕,「药」没换,还是还是同样课件、还是同样的作业,还是老师那熟悉的催眠声。
教育者、教育对象及其之间的信息传递是教育活动的三要素。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变,但是教育信息的传递方式从课堂面对面转变为隔着屏幕交流,最需要适应的是老师。
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有体会。传统课堂中,要掌控全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察言观色」,当学生一脸困惑,我需要放慢节奏;当学生交头接耳,我需要维持纪律。学生的肢体动作给我的反馈是推动课堂进行下去最关键的因素。
当课堂搬到了线上,这些条件都不复存在。而大部分老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做好准备,只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以屏幕为黑板,以鼠标为粉笔,字字箴言。而隔壁的网红老师已经开始了点歌环节,准备一展歌喉。传统老师肚子装满了货,通过网线怎么都倒不出来,学生自然也接收不了。
被高估的学生
如果你以「中小学生」和「电子产品」为关键词搜索,得出的关键词基本都是这样的:「中小学生该不该禁用电子产品」、「学生因使用电子产品近视」、「电子产品是新时代的精神鸦片」等等,可见,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家长视电子产品为洪水猛兽,而学生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电子产品的诱惑力不言而喻。
当学生通过「停课不停学」这一尚方宝剑理所应当地得到电子产品后,他们真的能够抵制住诱惑,专心吸取知识养分吗?所以,很多初当主播的老师可能面临的这样情况:屏幕对面的学生一边在王者峡谷战斗,在刺激战场飙车,一边发弹幕:「老师,听懂了!」、「老师6666」「老师辛苦了!」
从教育学理论出发,学生是课堂的中心。但是在高考指挥棒下,中国目前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以老师为中心,这种模式不足以培养出自制、自觉、自律的学生。疫情之前,部分学生主要将线上教育作为传统课堂的补充,而这一潘多拉魔盒向所有学生开放后,不是所有人都能抵挡住诱惑。
尽管如此,线上教育前途仍然光明
自孔子杏坛讲学开始,几千年来,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存在即合理,但合理不一定完美。教育太需要来一场变革,而互联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遇。
尽管「停课不停学」出现了以上提到的种种问题,但在这场规模巨大的试验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点星星之火。有的老师直播间原本只对本班学生开放,而借助互联网,成千上万的学生从中受益;有些相对落后地区的孩子通过线上课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原来还能这样学;而老师,深切感受到了时代发展的力量,固守三尺讲台,迟早会被压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