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听《得到》了,没用。

作者: 乘枫破浪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21:14 被阅读33次

有人说:罗胖笑起来的样子,就像看到你掏出钱来入了他的口袋。

自《奇葩说》之后,“奸商”一词形容他变得再不为过。

好多人都说了:不要以貌取人。

比如杨奇函,这个因为参加《非你莫属》《奇葩大会》走红的清华学子,为何总是给人一种不务正业,而且说起话来总让电视前的你恨不得起身想抽他的感觉?

在《极限挑战》上,和杨奇函一起登场的“极限智囊团”简直尴尬得一匹。尤其最新一集,杨奇函神助攻,用他的理论帮助孙红雷发家致富迅速破产。

罢了罢了,毕竟林肯说过:

一个人过了四十岁,(才)应当为自己的长相负责。

四十岁之前,人的相貌是由父母决定的;四十岁之后,通过面容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脾气及品德。

同样是名校高学历的罗胖,简直就是一幅“奸商”的模样。哪怕是在基础条件略逊于他的矮大紧(高晓松)面前,都逊了几分书生雅气。

《得到》的今天,表面上看是知识付费的成功,其实也不过是“语音报纸”等等噱头的卷土重来。

《奇葩大会》高晓松有言:

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才都被《奇葩大会》拒之门外,反倒是游山玩水的百姓屡屡登台。这样来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其实也只说对了一半——

在全民娱乐化的时代,哗众取宠成了高人一等的技能。而真理,往往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得到》最大的成功是网罗了一帮清华、北大学府及硅谷、海银资本等专家开设的专栏;但最大的失败来源于把每一本书都做成了语音读物。

仔细回想下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前甚至更早的时代,我们习惯订一份报纸,然后随手翻阅——

若是没有感兴趣或者耸人听闻的话题,大体也就是翻翻后随手搁置。

而今,这样的模式并没有改变,不同的方式是从线下转变到了线上。

难道你真的认为听过几百本书就是读过几百本书,读过几百本书就能够融会贯通了所有的精髓,并且可以在与人谈古论今时信手拈来?

那么,你错了,大错特错!

“手机上没订阅几个专栏,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一般你去世界500强面试,人力主管都会问你有没有下载《得到》。”

“有些女生谈恋爱的基本条件,就是必须男生手机上下载了《得到》到。”

……

罗胖在去年《时间的朋友》里说的这些情景,作为前中国五百强的一名员工,我从未遇到。倒是有不少人问过我:什么是《得到》?

那些助长了你虚荣的不该是知识熏陶的涵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有涵养的人从来不会跟别人碎叨叨。那种气质是由内而发,慢慢氤氲而出的,胜过口若悬河的滔滔不绝。

当一个产品要面向大众而且必须迅速普及时,Ta就避不开从通俗、媚俗到庸俗的阶段:

毕竟,哗众取宠才有关注,满足更多的人才有流量,博眼球才有了分享……然后,赋予所有的用户一个“我听书我获取了知识我骄傲”的虚妄。如此,赢得了大数的喝彩。

罗胖的一本书卖到100元左右,凭什么?

罗胖有言:让所有分享知识的人有尊严。

可远在《得到》到来之前,莫言、余华、余秋雨、韩寒、东野圭吾、村上春树……没有一个作家因为写书丢掉了尊严。

当小众文化变作大众,我们要思考的是:

这是文化的一场盛宴还是一场糟粕悲剧的开始?

我们在其中是坚定了自己文化殿堂的信仰还是仅仅作为助虐者增长了商业资本的盛焰?

《时间的朋友》历年推荐的书目:

从《物演通论》到《未来简史》再到《枢纽》,每本价格都近乎100元,帮助了你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

罗胖曾说:工具只是工具,Ta的应用好坏取决于使用的人。

枪支、弹药、核武器……放在人民军队的手里,是保家卫国;给特朗普,就成了维护美国“霸权主义”的武力。

《得到》,是一个好的工具。

真正决定好坏的,是罗胖传递的观念,以及芸芸众生前赴后继朝拜的始因。

抱持着多学点东西,开拓脑力的用户们并没有错;而反观以学习自居,听过多少书目来衡量人生的却是一错再错。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百事通”,因为我们有google、百度和搜狗;缺少的,是专业技能的人才。

未来,不会被人工智能所淘汰的,也仅仅只是管理者、创意者、联结者。

为一个专业的方向去努力,胜过阅读的千篇一律。

这,与其说是《得到》的错,倒不如说是错在了人心。

当互联网如海啸般袭来时,每天活在网上成了大多数宅男宅女的生活常态。而我们忽略了——

互联网这几年,从碎片化到粉尘化的阅读不停更迭,你在一篇文章以及种种语音读物的熏陶下,只是获得了所谓的快感,知识和经验确是所得无及。

听一段语音与看一本书相比,真的天差地别。

陆游曾说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而放在投资角度上看,就是最大概率地选择并执行——

我们终将要远行,面向无垠的漫漫长路,带上的除了干粮,还要有精神食粮。在有限的时间条件下,如何取得最快速的成效,只有在一个领域的深耕。

巴菲特投资了苹果,但在此前他真的错过了十年里科技股的飞速发展吗?

股神还是那个股神,他只是选择在熟悉的领域钻研,对不懂的事物选择性放弃罢了。

别听得到了,没用;

倒不如说是:别泛泛地听那些哗众取宠的书目了,请选择深耕。

-The End-

乘枫破浪

拥有十年价值投资经验的前中国500强策划

倡导价值投资融入工作与生活

价值 | 投资 | 金融

微信公众号:乘枫破浪    星球:极简价值投资

相关文章

  • 别听《得到》了,没用。

    有人说:罗胖笑起来的样子,就像看到你掏出钱来入了他的口袋。 自《奇葩说》之后,“奸商”一词形容他变得再不为过。 好...

  • 别折腾了,没用的

    开始玩王者荣耀的时候,尽是输, 开始打英雄联盟的那会,满是衰, 我一直觉得我跟游戏没有缘分,很多次对着自己说:别折...

  • 别瞎折腾了没用

    别瞎折腾了,没什么用。生活不就是一个七日接着另一个七日吗?——《等风来》 程羽蒙,一个从农村出来大城市打拼的女孩。...

  • 别瞎努力了,没用的

    其实,努力有用。 就为了把你们骗进来,气不气! 不得不说努力在一个人的生长层面,所占的比例只占到10%,甚至还不到...

  • 不要开心

    “开心不起来”,或许是我理解的人之常情。我从不劝人开心,喝酒也不劝,没用。 我会告诉他们,别听那些音乐,别写那些乱...

  • 能不能别给我发什么钻?

    别整那些没用的……

  • 那么,问题来了:《得到》到底有没有用?

    昨天的文章《别听得到了,没用》一经发出,评论两极分化—— 好在大部分的《得到》用户比较有涵养,但也无法避免少量杠精...

  • 别作,没用

    你有一个家,也有故土 你有一双黑眼睛,也是黑头发 但你选择了恨,跑到了彼岸大洋 去就去了呗,你却还要中伤家乡 也许...

  • 别折腾,没用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任何事情都是习惯的因果。 尽管都知道能让你感兴趣的事都来之不易, 但还是各就各位,各自安好。...

  • 别听男人画饼了

    没看上你的男人,喜欢拿你“无法改变”的地方打压你,例如: 嫌弃你长得矮/家里穷/父母离异/交过几个男朋友/不是处女...

网友评论

  • 七年纪旅:凡事有利必有弊,得到的开发的确实掀起了大众知识浪潮,为人们迭代认知了不少。至于弊嘛,如你所说,我还是会用得到,但不会强迫别人跟我一起用
    c664f4e0a154:@七年纪旅 凡事无绝对,这句话才是真理。有利必有弊,有弊必有利这些都是缺乏正常逻辑思考的人的口头禅
  • 凌恒_a973:每天下班了,泡一杯香茗,坐在桌前,手捧一本书,远离电子设备,去跟我的颜如玉约会,很不错的,
  • 威爾沈:這種聽法,的確是會沒用。

本文标题:别听《得到》了,没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gk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