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灵栖息之地
3个错误认知让女性成为潜在受害者

3个错误认知让女性成为潜在受害者

作者: 田进军心理师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11:07 被阅读5次
    3个错误认知让女性成为潜在受害者

    她16岁被性侵,37岁与犯人同台演讲:3个错误认知让女性成为潜在受害者

    原创: 时差大叔  壹心理精选 

    01

    封面图里的这位姑娘,名叫 Thordis。

    1996 年,16 岁的她,跟着男朋友 Tom 一起去参加学校的圣诞舞会。

    玩得 high 了,她喝了个半醉。晚上,Tom 抱起了 Thordis,送她回家。Thordis 本就很喜欢 Tom,现在见他如此男人的举动,心里更是把他当成了英雄。

    谁知,当 Tom 把 Thordis 带回家后,女孩的一场噩梦开始了。

    那就像童话故事一样,他强壮的手臂围绕着我,把我放在我的床上。

    但接下来,当他脱掉我的衣服,压在我的身上时,我对他的感激,转瞬变成恐惧。我的脑袋里一片空白,但我仍旧虚弱的身体,无法反抗,并且伴随着剧烈的疼痛。

    我感到我像是会被一分为二。

    为了保持清醒,我默默地数着我闹钟上的秒数。从那天晚上开始,我知道了,2 个小时中,一共有 7200 秒……

    —— 这是一场 TED Talk 演讲的开头。这场演讲被 TED Talks 官方评选为 “2017最受欢迎的14场演讲” 之一。[1]

    谈论性侵和强奸等话题的演讲不在少数,但在 TED 这样的舞台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被害者和强奸犯同台演讲” 的场面。

    和 Thordis 同台演讲的 Tom

    我知道你心里肯定有很多疑问:“他们俩现在怎么会是合作身份?一个强奸犯怎么有资格站在 TED 这个给全世界传播正能量的讲台上?”

    是的,一个受到如此巨大身体和心灵双重创伤的姑娘,不仅和侵犯自己的禽兽和解了,他们还一起出了书、一起在世界各地通过演讲等方式,做有关性侵的预防宣传和教育,两人成了密切合作的工作伙伴。

    —— 这是一个关于撕裂伤口、探索自我、建立理解、找回自己、愈合重生的故事。这更是一场肃清世人关于 “强奸和性侵” 误解的演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性别和年龄,静下心来观看、思考。

    02

    对性侵的这三种认知误区

    让 Thordis 多年来饱受痛苦煎熬

    被侵犯之后的很长一段日子,Thordis 都是在泪水中度过的。

    然而,她并没有报告警察或是学校,甚至没有告诉爸妈。

    回看那时候无助无望的自己,Thordis 意识到,自己没能保护好自己、事后也没能拿起法律武器来对抗 Tom,是因为自己对性侵和强奸有太多的误解。

    误区一  性侵者大多是陌生人,性侵案件大多发生在陌生的地点

    这个误区进一步衍生就变成了:自己身边认识的、熟悉的人都很安全,在自己处于醉酒等身体受限的情况下,这些人更值得信赖。

    太多的影视作品和传统文化教育,都塑造着这种错误的认知。

    我们不说 Thordis 的家乡,我们就说我们自己所在的国家。

    来看看家喻户晓的琼瑶剧:《情深深雨濛濛》。依萍和如萍的妹妹、雪姨的小女儿,梦萍,就是强奸的受害者。

    梦萍在陌生的地方、被几个陌生男人强暴了。事后,她甚至无法回忆出那些男人的任何特征,而雪姨更是以这件事为耻,认为梦萍给家人蒙羞了。于是雪姨带着梦萍去一家私密诊所堕胎,最终手术失误,小命虽然是保住了,但梦萍却一辈子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一度陷入绝望……

    再来看看更出名的《还珠格格》。逃离紫禁城后,紫薇不幸失明,被卖进青楼。还好最后关头被尔康等人救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问题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性侵犯真的大多是陌生人吗?强奸案大多真的都发生在受害者不熟悉的地点吗?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 2013 年发表过一份《中国性暴力和男性气概研究报告(The UNFPA Research on Gender-Based Violence and Masculinities in China)》。受联合国访问的、不幸遭遇强奸的女性表示:

    侵犯她们的人,大多为其前夫、前男友、或是社区和小区内的男子。[2]

    换言之,最常见的强奸实施者,不是远在天边的陌生人,而可能离我们很近。

    正是因为侵犯自己的是熟人,甚至是亲人,彼此之间有细枝末节的人际关系,再加上被侵犯是一件 “不能说的秘密”,是一种 “莫大的耻辱”,会破坏 “大家庭的名声与和睦”,所以很少有女性会去寻求帮助、会去报警(同一份联合国的报告指出:在所有实施过强奸的男性中,有 75% 从未受过法律惩处)。

    这下好了,一方面电视和媒体上有各种影视作品,另一方面真实发生的 “熟人性侵” 又很少被揭露出来,所以大众会产生 “性侵犯大多是陌生人、犯案地点大多是在陌生的地方” 这样的误区,也就很好理解了。

    我们再看回 Thordis。强奸她的 Tom,也同样没有受到过法律的制裁。当年他来到 Thordis 所在的冰岛交流学习,犯下罪行之后,他迅速结束了学习项目,回到了澳大利亚。

    TED 团队采访 Thordis 时,问她:“你怎么就没有迅速拿起法律武器,报告警察,或是报告学校呢?”

    她说:“除了那份羞耻感,我甚至还觉得,这可能…… 是我自己的错”。

    但今天,站在 TED 演讲台上,已经重生的她非常清楚:这是个非常可笑、也非常恐怖的、第二大性侵误区。

    误区二  性侵和强奸,女人至少也要负一半的责任

    站在 TED 的讲台上,Thordis 说:

    我从小接受的教育,都这样告诉我:

    女孩被强奸一定有其原因。她们的裙子太短,笑得过于开心,或是身上散发着酒气。

    以上三条,我都中了,所以,我应当感到为自己被强奸一事感到羞愧。

    但这是她 1996 年的想法。来到 21 世纪的 Thordis 非常坚信一点:

    这不是女人的错。她说:

    现在的我坚信:

    在事发当晚,唯一能阻止我被侵犯的,不是我的裙子,不是我的笑容,更不是我幼稚的信任。

    唯一能够阻止我在那天晚上被侵犯的, 是强奸我的那个男人 —— 只有他才能阻止他自己。

    可别小瞧这个看起来微小的、认知上的转变。这个转变,Thordis 花了十几年才达成。

    “相信这不是自己的错,我终于可以不用带着羞耻而活,不用背负任何罪恶感,这是我太需要的一种释怀”。

    差不多一年前,有位性侵研究专家在比利时举行了一场展览,名为:“被性侵那天,你穿的什么衣服?”

    展会上陈列着的,是 18 位女大学生,在她们被性侵的那天,身上穿的衣物。

    T恤、衬衫、长裤、运动服…… 这些再普通不过的衣装,是对苛责受害女性 “穿着太过妖艳” 的抗议 —— 无声,胜有声。

    其实这种误区,不是凭空诞生的。早在十九世纪,心理学界一直都普遍存在一种理论:

    男人天生性欲旺盛,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满足、或是被长期压抑后导致欲火中烧,这时一旦出现一位花枝招展、防备欠佳的女性,这份性欲就会用失控的方式发泄出来 —— 也就是性侵,或是强奸。[3]

    这种理论在当时看起来似乎有点逻辑,但现在我们都必须认识到它的荒诞:

    说是某人 “天生的性欲”,等于是在逃避施暴者自己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应该负起的责任。

    这种理论,也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受害者,是 “受害者的勾引、对性欲的刺激”,才让强奸犯 “一时性欲值爆表、hold 不住自己”。

    时光流转,我们已经来到了 2018 和 2019 年的交叉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民众意识到,这种 “责怪受害者” 的想法和行为,错得有多离谱。

    如果你身边还有这样以为的人,或是你自己还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去帮助这一颗颗脑袋找到新的认知,为时不晚。

    误区三  男女朋友、夫妻之间,不存在 “性侵和强奸” 这回事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

    “男朋友说,不跟他上床就要分手,我该怎么办?”

    国外问答网站 Quora 上也有类似的提问,用词更加直接、露骨:

    “老公说他最近几次想要,我这个做老婆的都不能满足他,他很难受,虽然他没明说,但我怕再这样下去,某天他会去到外面,找其他女人来发泄性欲。怎么办呢,他要的时候就满足他?”

    看到这两个问着 “怎么办” 的女性,大叔和 Thordis 会站在统一阵线告诉你:

    你要问清楚自己的内心,做个完形填空:

    我该怎么办,才能 ____________?

    许多提出这个问题的女生,内心的完形填空是这样的:

    我该怎么办,才能不失去他、他才能不离开我、他才不会变心……?

    于是就会产生这样的逻辑:“在这种要留住他、保住我们的关系的紧要关头,我的身体,是我拥有的唯一武器。”

    然而,和谐的性关系,只是一段健康关系的表现,并非维系爱情的保证。

    真正的良好长远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谁想要推进两人的关系,谁就要把话摆明了讲,然后征得对方的同意。

    站在 TED 的演讲台上,Tom 表示:

    那天晚上,他自以为时机到了,自己喜欢的女生就这样躺在自己眼前,他脑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他:

    可以做了。

    于是,他就做了。

    现在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对的。他和 Thordis 两人在过去几年通过出书、全球巡讲的方式,在教育大家一点:

    合法的性关系,有个前提:必须事先得到双方明确的同意(consent)。

    这在我国有个很难的文化障碍。我们的东方女性,自古讲究含蓄、内敛。“女生是不是该主动表白” 这类辩论,线上线下每天都在发生。

    所以有些男生就会觉得,或是有这样的借口可以推进性关系的发生:“那女的可能只是嘴上说 NO,内心实际上是很想要的,我只要再坚持一下、强硬一点,该发生的自然就会发生”。

    于是,强硬派的会 “霸王硬上弓”,而稍微软一点的会使用 “软性胁迫术(soft coercion)”:

    通过威胁女朋友 “不上床就分手”、通过威胁或暗示妻子 “我在家里满足不了就只能到外面另想办法了”,逼出了女方的点头,或是 “默认”。

    大叔读大学的时候,学校的性教育工作在食堂、厕所、主干道的电线杆和地砖上,都有明显的字样:

    “Seeking permission ≠ Soft coercion”

    “寻求允许 ≠ 软性胁迫”

    只有通过双方都能理解、自由表达的 “我愿意”,才能算是性行为发生前必须得到的,合情合理也合法的许可。

    当然,社会文化和法律法规对这一点的认知,也并非一蹴而就。就拿美国这种天天把 “人权” 挂在嘴上、女权运动声势浩大的国家来说,美国各州把 “婚内强奸” 都定义为一种犯罪,也是到了 1993 年才实现的事情。

    从 1976 年内布拉斯加州率先做到这一点,到 1993 年全美各州的家庭婚姻法案修改,的确是个漫长的过程,但重要的是越来越多人的觉醒,特别是,女性的觉醒、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

    对 Thordis 而言,很明显,她内心虽然很喜欢 Tom,但完全没想过,在那个晚上、在那个场合,她要和他发生性关系。

    于是,Tom 自以为是的一种 “享受”,变成了单方面的自私,和对另一方身体 + 灵魂的折磨。

    03

    他也许不值得宽恕

    但她学会了放过自己

    还记得在演讲开场时,Thordis 说的话吗?

    她说那晚她强忍着疼痛,眼睛盯着床头的闹钟,一秒一秒数着时间。

    整个强奸的过程,足足两个小时,她数了整整 7200 秒。

    那一夜之后,她经常陷入精神崩溃的状态,而且每当这个时候,她的耳边就自动响起了秒表的嘀嗒声……

    可见,那份创伤,有多么深刻,多么刺骨。

    即便是后来遇上了一个对她很好、她也真心喜欢的男人,两人也组建了家庭,但只要两人发生矛盾,Thordis 就会陷入这种崩溃,然后数秒声不绝于耳,分分钟撕扯她的灵魂。

    有天,Thordis 又濒临崩溃,她冲出家门,来到一家咖啡店,拿出纸笔,想要通过书写的方式来梳理自己的思绪。

    她没想到,自己在情绪复杂的关头,写下的几个字居然是:

    “我希望能够宽恕”。

    诶?等等!

    宽恕?宽恕谁?

    那个男人吗?他也值得被宽恕吗?

    我,为何要写下这几个字?……

    这一天,Thordis 已经 25 岁,离那个噩梦般 16 岁的夜晚,已经过去了 9 年。

    也许,是时候做个了结了。

    于是,Thordis 给 Tom 发了一封电邮。电邮中,她描述了 Tom 对她施展的暴力,也描述了自己这些年来的创伤和痛苦。

    她本没想到会收到 Tom 的回信,一封真诚的忏悔书,一封毫无戒备之心的道歉信。

    Thordis 说:

    Tom 的信让我意识到:事实上,他同样, 也一直被 “囚禁” 于沉默之中。

    这成了我们之间,随后一段长达 8 年时间通信的起点。这并不容易, 但我们一直是坦诚的。

    我卸下了我本不应承担的重负。而他,同样的,由衷地承认他的所作所为。

    我们的书面交流成了一个平台,去剖析那晚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

    这些交流,有时令我感到极度痛苦,但有时,却也带来超越语言的治愈。

    就这样,从经历性侵的 16 岁,到和侵犯自己的他重新建立联系的 25 岁,两人在彼此的通信中,又过去了 8 个年头。

    33 岁的 Thordis,某天坐上了一班飞往南非开普敦的飞机,Tom 也一样 —— Thordis 从冰岛一路往南,Tom 从澳大利亚一路向北,两人在地图上的中点,再一次,面对面。

    在这里,他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会面。

    Thordis 发现:当她自己把所有对自己的误解、苛责、自以为自己要负起的责任,都丢给那个真正需要负责的男人身上,而那个男人也百分之百接受、承认、道歉、忏悔之后,她突然发现自己获得了重生。过去这么十几年,她觉得自己从未这样自由地呼吸过。

    后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Thordis 和 Tom,和解了。

    是的,Tom 依然没有受到法律的惩处,但对 Thordis 来说,最重要的不是 Tom 受到哪个国家哪条法律怎样的惩处,最重要的是:

    她放下了。

    她不再因为这段过去惩罚自己了。

    她更不会再保持沉默了。

    所以,她站了出来,想要把这些人们对性侵和强奸的误区,告诉全世界。

    这场 TED 演讲,一共 20 分钟。在前 13 分 50 秒的时间里,都没有任何掌声,这在 TED 是非常罕见的。

    直到 13 分 50 秒,Thordis 说了这样的话:

    对于强奸这种事,有一些词语,将不可避免地伴随它:

    “受害人” 和 “强奸犯”。

    但这里两个标签,会起到 “去人性化” 的效果。

    一旦某人被认定为一个 “受害人”,他们就更加容易被归类为:受过伤害的、遭受过羞辱的、低人一等的存在。

    同样,一旦某人被打上 “强奸犯” 的烙印,就会被视为 “没有人性的怪物”。

    但是,如果我们拒绝去认识犯罪一方的人性之处,我们如何能够理解:

    人类社会中,究竟是什么在制造暴力?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有没有可能,导致这些犯罪的,就正是人性本身?

    而我们,却正在拒绝这场关于人性的、双方的对话?

    演讲接近尾声,Thordis 呼吁大家:无论男人和女人,他们的声音都是需要被听见的。唯有这样,这个世界的犯罪和伤痛,才能减少。

    话音未落,全场观众站起来为他们鼓掌。

    而十几年前,那个曾让她觉得自己被撕碎的 Tom,此时此刻就站在她的身边,一同为她鼓掌。

    04

    对抗性侵人人有责

    问题是:你敢吗?

    没有一个受害者,有义务要去宽恕施害者。Thordis 的演讲,更不是在告诉所有被性侵的女孩,要通过她的个人方式,来找回内心的平和。但和自己的过去和解,一定是疗伤的必经之路。

    两人共同执笔的书,2017年出版

    《宽恕以南:一个关于强奸与和解的真实故事》

    这几年来,Thordis 和 Tom 合作了多场关于性侵的演讲,但他们发现:观众席里大多只有女性,没有男性的身影。因此她进一步呼吁:

    “是时候了,我们要让全世界意识到,性侵不是一个女性议题,而是全人类的议题。”

    前不久我看到一段新闻。卧铺火车上,一位男乘客偷摸一位女乘客。女乘客向列车员求助,新闻中,我看到一位女列车员和一位男乘警在质问那个男乘客:

    “你认识她吗?”

    “她说了你可以摸她吗?”

    “你觉得可以摸就可以摸吗?”

    —— 这是对全社会一种身体力行的教育,比任何关于性侵的正能量口号,都要有温度得多。

    但我也会想:那毕竟是列车员和乘警,他们有这样的身份和职责在。换作是个普通人、一个社会上的过客和旁观者,会有人愿意 “路见不平、行侠仗义” 吗?

    回看上面第一个误区,我们真的需要意识到:性侵离我们,真的不远,而且可能,很近很近。我们的身边,可能就有人面临性侵威胁,甚至已经是受害者,对方却从未找到安全的出口。

    就拿地铁和公交车这种再常见不过的场景来说。人员密集之处,这种事情虽算不上频繁,但也真心不算罕见。

    大叔有一次坐广州的三号线,来过广州的人都知道这条线有多恐怖。

    就在我前面,有个男的身体贴着前面的女性的屁股。他紧贴着人家还不算,下体还动来动去。女乘客回头几次,红着脸,表情非常难堪。她是想躲开来着,但车厢里真的太恐怖了,你想移动一厘米都是奢望。

    我思考了十几秒,假装被地铁的晃动弄丢了平衡,撞到了那男的身上。他回头一脸不满地看着我,我连忙道歉:

    “Sorry sorry,我下一站就要下车怕挤不到门口,想先挪挪位置,结果就撞到你了。不好意思啊,我跟你换一下。”

    话音未落,我就往前挤过去,旁边几个乘客虽然没有像我这样行动起来,但也多少都有人注意到了刚才发生的事情,给我让出一个空档,完美地推推搡搡,和那个男的换了个位置。

    就这样,我换到了那位女乘客的后面,把她和他隔开了。

    下一站,我和女乘客都下了车,她回头看了我一眼,红着脸微笑了一下,向我点头示意。

    我们没有说话,转身上楼、出站、各自继续前往自己的目的地。

    只是,这些小小的瞬间,会让你更加热爱你的生活,也更加热爱承载这份生活的这座城市。

    我不敢说,每当遇到正义缺席的场景,我都有勇气挺身而出。就像在地铁上那次,我是评估过、找到了一个对她、对我自己都比较安全的做法后,才行动的。

    但我相信,你和我这一点点小小的力量,加和起来,就足够和这个世界的黑暗抗衡。

    - The End -

    Watch & Read:

    · Thordis 和 Tom 的 TED Talk 演讲视频:出于某些原因,大叔无法直接在推文中分享视频。有兴趣的读者,请到B站(bilibili.com)搜索关键词 TED Thordis & Tom 即可找到,中英双文字幕。

    · 大叔关于 “性侵” 的往期推送:之前,我还推过有关如何预防性侵的文章(例如:如何识别身边高危性侵者的性格特征)、以及遭遇强奸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事后维权等。若有需要,请在公号后台回复 性侵 二字,获得该话题资讯合辑。

    References / 大叔用到的资料和数据:

    [1] TED.com. The Most Popular Talks of 2017.

    [2]《联合国人口基金2013年中国性暴力和男性气概研究报告(The UNFPA Research on Gender-Based Violence and Masculinities in China)》。在公号后台回复 联合国 三个字,即可获取原版完整报告。

    [3] Sandra Newman on aeon.co (2017). Why men rap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个错误认知让女性成为潜在受害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hm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