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傀儡皇帝,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下光绪帝的陵墓。
光绪帝左手握有翡翠套环和莲花玉石,可能是生前所爱之物吧,光绪帝死后被有心人塞到了手中,紧紧攥了72年,即便被盗墓贼生拉硬拽以致翻身趴卧在棺椁中都不曾放手,最终还是抢救性发掘的专家们取走了这两件宝物。
相对于隆裕太后的棺椁和尸身,光绪帝要好得多,盗墓贼们从棺椁侧面打洞,直接掏走了宝物,虽然对尸体进行了翻动,但由于视线的限制没能发现光绪帝手中的宝物,除了少只鞋子以外,其他基本完好。
尸身的完好为清史研究带来了极大的贡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将其列为重大研究课题,经过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的鉴定对比,一举推翻了曾经由防疫站等非专业机构做出的认定,确定光绪被毒杀的事实,未解的谜团则是谁下手毒杀了光绪,众说纷纭,慈禧、袁世凯、李莲英等等,都有可能。
一般来说,皇帝登基后都会首先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但很显然光绪帝是个例外,他这个傀儡皇帝并不为人所重视,所以无论是选址还是建陵都非常晚,以至于光绪帝死后无陵可入。
在正史上没有选址方面记载(刻意删除,宣统时期只是建陵并没有选址,这么写是贴金之举罢了。),但当时的随行大臣有随行笔记,几位大臣所记录的时间地点人物基本相符,光绪帝的陵墓选址,应该在光绪十三年三月十二日,所选择的地点金龙峪原名西陵魏家沟,同治年间改为九龙峪,光绪年间在陵墓选址后,又被改成金龙峪。
“吉地”虽然已经选好,但是因为清末的内忧外患加上巨亿的高额赔款,清政府在财政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所以朝堂上下所有的注意力也都没有放在光绪帝的陵寝上面,当然,也有光绪帝“失宠”的原因,没有大臣敢提,无论是慈禧垂帘,还是后期的训政,光绪的地位一直不高,这也是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到了宣统年间,清廷式微,已经没有心思再去琢磨光绪帝的陵墓,所以光绪崇陵的建造规模不大,装饰方面也不奢华,不过用料却没将就,不能算是应付差事,只是没有精力和能力再去在建造式样上下功夫,直接就按同治帝的惠陵建造。
最早的一次盗墓在1938年左右,一拨身份不明的部队到达崇陵盗宝,盗洞打得很大,按抢救性发掘前的预估,里面留存宝物的可能性不大,由于郭沫若的教训历历在目,一切皇陵都不许轻易发掘,所以崇陵的发掘一直拖到1980年,由于盗洞的原因,墓室进水必定会很严重,对于某些文物而言,单是遇到空气,毁坏程度就会很大,再不发掘,将彻底失去保护的意义,所以在上级部门的批示下,专家们直接开赴崇陵。
到崇陵后,工程人员再次拓宽了盗洞,并沿着盗洞直接进入,果不其然,内部的文物几乎被盗空。
单列一行,很多人说崇陵的盗墓贼和专业,我是持不同观点的,我觉得盗墓贼极其不专业,因为他们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竟然没有去找金井,这种低级错误不是专业盗墓贼能犯的,只能说是一群外行,连孙殿英的军队都不如,而且他们的盗墓过程,绝对是行色匆匆,赶场一样。
在陵墓中,工作人员为何沸腾呢?还不是因为遇到一批傻贼,工作人员竟然再次从墓葬中寻除珍贵文物几百件!这就是业余和专业的区别呀。
隆裕太后的棺材板已经完全别盗墓者掀开,说是掀开,其实就是连凿带撬,暴力破拆,隆裕太后的棺椁“享受”滴水穿石的待遇,里面竟然呈现了水滴打出的小坑,一切物品都被打成了浆糊状,把尸身埋在里面,只有部分骨骼在烂泥之外,隆裕死前满清国祚就已终结,所以在发冠被盗走后,能看到的是,隆裕的头发仅仅用一根红头绳系住,而且非常散乱。
可能是赶时间的原因,隆裕右肋下的荷包未被盗墓贼发现,内装朝珠、大小珍珠等等几乎300件,如果是尸身压住了,情有可原,问题是隆裕手上那枚“巨大”的钻石戒指盗墓贼也没看见,要知道,不同于光绪,隆裕的棺椁是整体掀开从正上方偷窃的。
光绪皇帝呢,运气也不差,手中握着的翠环一对,还有玉石一块都得以幸免,更为幸运的是,光绪棺椁下的金井未被发现,里面藏宝无数,比较显眼的是一块亨得利的怀表,表壳贼亮,金光闪闪,应该是光绪帝的生前所用,正常的殉葬品不会放一金三银四块怀表的。
至于工作人员作呕那是很正常的,因为涌入空气又流入雨水,时间一长肯定恶臭扑鼻,但是的设备条件有限,这种困难只能“人工”克服了。
讲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我揭秘更多古代野史秘闻,每日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