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各色各样的人物众多,刘姥姥,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在红楼梦这样一部鸿篇巨制里面,说不上多重要,却绝对是十分出彩,让人难忘的角色。
《红楼梦》里真英雄——刘姥姥刘姥姥,一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着两亩薄田度日,因帮忙照看外孙子孙女,被女婿接来一处过活。
原本她是跟贾府毫无关系,但因着女婿狗儿的祖父曾与王夫人之父连宗认作侄儿,便也算的上是和贾府沾亲带故了。
狗儿家家境日趋败落,到了秋尽冬初时,因冬事未办心中烦恼在家中喝酒撒气,刘姥姥连说带劝给他出注意去贾府走一趟,反被狗儿说动,决定带着外孙板儿去贾府。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这段文字煞是好看,从中既可以看到世情世貌,也把贾府中奢华用度体现的淋漓尽致,更是让刘姥姥的形象刻画的跃然纸上。
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
看这几个动作,先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教小外孙了几句话,再蹭到角门前。活画出在富家亲戚前的自卑和自尊,是亲戚的身份,却穷的连门上的看门人都看不起,掸掸衣服是正正身份,这身份是亲戚+穷;又教了板儿几句话,这样的事情,去求过人的人,身边如若带着小孩的,几个人没做过这样的事,一定要嘱咐又嘱咐,生怕惹人不喜;“蹭”到角门前,一个蹭字,道尽了求人者的小心翼翼。简单的几句话,几个动作,把刘姥姥上门求人的心态表露无遗。
”刘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那些人听了,都不瞅睬,半日方说道:“你远远的在那墙角下等着,一会子他们家有人就出来的。”
去寻人问话,这门上的看门人,贾府的三等奴才,三等豪奴,嘴脸尽现,宰相门房七品官,贾府的门房又岂会把一身穷酸相的刘姥姥放在眼里,对刘姥姥的问话也是爱理不理,半天才回一句一听就是推搪的说辞。偏偏刘姥姥是敢怒不敢言,这样的情形,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似曾相识!
周瑞家的又问板儿道:“你都长这们大了!”又问些别后闲话。又问刘姥姥:“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刘姥姥便说:“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
看刘姥姥回周瑞加的这话,显见的刘姥姥于人情世故上也是十分通,不然也不会有二进荣国府时的戴花、装傻博众人一笑,更不会有与鸳鸯说的那番话——姑娘说的哪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时,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这样的话世情通透之人才讲的出。
《红楼梦》里真英雄——刘姥姥上了正房台矶,小丫头打起猩红毡帘,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辨是何气味,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刘姥姥此时惟点头咂嘴念佛而已。
半日鸦雀不闻之后,忽见二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
看惯了《红楼梦》的,和书中大观园的人一样,见惯了各样用品,只觉平常不觉奢华,从初进荣国府的刘姥姥眼中看,才看的出差别,进了屋里如入云端,满屋的东西看的人头悬目眩,在刘姥姥看来,这比之仙境也不差了。有对比才能看的更清楚。刘姥姥一家快要穷的吃不上饭,荣府的主子们吃饭满桌的饭菜才不过略动几样。
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
未语先飞红的脸,打秋风的话也要忍耻才能说出。知道这样的话说来羞耻,有知耻之心,便是有底线之人。知耻而能忍耻,更是真英雄所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