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看病人的时候,常常会问病人“好些了吗?现在感觉怎么样?” 甚至巡床的大夫也会这样问,其实人们是在期望病人回答“我感觉很好!”或“感觉好多了!”,而病人知道我们想要这样的答案,往往嘴上说:“好多了!”,心里却在埋怨:明知故问,看我这样像好点的吗?这种情况就是外部控制心理学的表现。所谓外部控制就是指用自身价值观影响和改变他人行为方式的传统人际观念,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迫他人做你想而他们不想做的事
2、他人试图让你做某些你不愿意做的事
3、你和他人让对方做彼此不愿意做的事
4、强迫自己做令人痛苦甚至不可能完成的事
其实,比起虚假的问候“你好吗?”,我们本可以选择问“你今天打算做点什么”或者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吗”等这些积极的行动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会引导病人做出对自己有利的改变。这就是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选择理论。选择理论是指能给予他人的只有信息,能控制的只有自身行为的新观念。
这里所说的选择理论是一位美国叫威廉·格拉瑟的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是现实疗法的创始人,他在长达50年的心理咨询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选择理论》这本书。格拉瑟认为以传统外部控制心理学为基础的精神分析法有其局限性,传统的精神分析法往往会关注心理问题的起因、过去,而格拉瑟所用的选择理论是将重点放在咨询对象的现状以及针对现状所能采取的行动上。这本书系统而全面地展现了格拉瑟对心理问题的创新解读,他提出我们应用已久的外部控制心理学,正是导致我们的人际交往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而不尽如人意的人际关系正是导致很多心理问题的原因。
外部控制心理总是习惯性地让我们试图左右他人,这种做法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最终导致双方都很痛苦。而选择理论是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只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试图控制他人,当然也不会落入被他人控制的陷阱,这种以保障彼此选择自由为目的处事方法,想得不到良好的人际关系都难。其实这种选择理论的核心思想早在中国的春秋时代就被提出来了,那就是儒家始祖孔子的那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选择理论》这本书不只告诉读者们很多不开心、不如意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让读者明白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来改善这种结果。就像书中讲的,作者用现实疗法治疗抑郁症患者期间,最终让患者明白了抑郁是“自找的”,只要做出更好的选择就可以消除抑郁。这就是作者格拉瑟提出的选择理论的本质:你选择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但你本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
作者在《选择理论》这本书中不仅仅是做了几个概念的定义,更用大量的篇幅阐释了选择理论在婚恋关系、家庭与亲子关系、教育领域、职场和社区中的应用,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以及怎样做出更好的选择。最后,当我们遇到困境的时候,记住作者说的那句话:“不是痛苦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痛苦”,这样我们也许就能做出更好的选择来走出困境,体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真正含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