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不该对老师咆哮

作者: 澧之谣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13:28 被阅读299次

    文/澧之谣

    几天前的早读课,我正在领着学生诵读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与教室相隔一个楼梯间的班主任办公室里传来一个学生的咆哮“我不要你管!我的事情我自己负责!”声音很大,惊扰到了读书的学生。作为分管校长,我不得不放下书本,关注这件事情。

    走进班主任办公室,我看见X班班主任H老师坐在办公桌前,态度沉稳;C同学高昂着一头略卷的头发,虎着一张脸,双手插在裤兜里;C同学的父亲坐在H老师的旁边,一脸的无奈与苦涩……

    “把手从裤兜里拿出来!”我用带有一丝命令的口吻说。

    C同学听到我的声音,扭过头来看了看我,慢吞吞地从裤兜里拿出了手,极不情愿地垂下来。

    “什么情况,要这样大声地吼叫?”我询问学生,语气有些严厉。

    “我犯错误了……”C同学对我的询问满不在乎,声音依然很大,双手又再次插进裤兜里。

    “把手拿出来!犯错误很牛吗?犯错误就可以对老师,对家长大声咆哮吗?”对于C同学的“大义凛然”很是气愤。

    ……

    我不想深究C同学因何而被老师批评,毕竟,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引发我思考的是,为何C同学犯错后面对老师和家长还如此嚣张?

    在这里,我首先要表扬的是班主任H老师,尽管H老师是一位年轻教师,但是在处理C同学的问题上表现得还是比较成熟!首先,对于C同学的错误,他事先做了比较充分的调查,掌握了比较充分的证据,在与学生交流时做到有理有据;其次,在与学生交流未果时,能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共同参与对C同学的教育(老师请家长到学校,并不是老师无能,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时候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帮助的);第三,面对C同学的咆哮,H老师表现得比较冷静,并没有迸发小伙子应有的火气,与C同学对喷(如果对喷的话,场面恐怕会更“热闹”)。

    对于C同学的态度,我想说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有三个细节。

    第一细节,C同学面对老师和家长,双手插在裤兜里,态度傲慢,语气狂躁。从这里可以看出,C同学缺乏对人起码的尊重,是一个极度自我的人。作为一个高中生,接受了多年的学校教育,肯定是知道待人的基本礼仪的。然而,C同学的表现充分说明了学校教育的苍白无力,可以肯定地说,他在其他方面受到的影响要远大于学校对他的正面引导。另外,据心理学家分析,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往往是一个心理极度自卑的人,C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差,也许会觉得在同学们当中抬不起头来,因而心理脆弱,易暴易怒。(我宁愿相信是后者!)

    第二个细节,C同学对自己的错误振振有词,毫不避讳。从这里可以看出,C同学缺乏最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已经触及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底线,也许,在他心里有自己行事的规则,而这样的规则是来自哪里?可以肯定地说,不是来自学校,不是来自老师!因此,我判断C同学的不明是非是来自于他平时一贯的自我意识,也许他从来就没有过自己的愿望达不到的经历,因而养成了为所欲为的习惯。

    第三个细节,我之前没有细讲,那就是在我与他交流的过程中他竟然毅然决然的拿起书包想要离开学校。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丝毫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他不知道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不知道冲动的代价会有多么沉重。可以肯定地说,他从来就没有真正独立承受挫折和打击,亲友的呵护让他以为一切都是可以抹平的,他无需为自己的莽撞付出任何代价。

    对于C同学的家长,我也想说几句话。第一句话是:孩子对老师咆哮时,你为什么只是一脸无奈,孩子不懂尊重老师,难道你也不懂吗?第二句话是:孩子缺少规则意识,你为什么不及时指出来,老师请你到学校来,只是为了让你观摩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吗?

    我在这里并不是批评家长不好。C同学的家长在与H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态度,对于孩子的无理,C同学的家长也深感羞愧。我只是想说,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它需要家长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

    在这件事的整个过程中,最让人觉得教育难以开展的关键是C同学蛮横的态度,师生不能处在平等的地位,无法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一切教育都是空谈。而学生的这种素养,需要家长从小培养,需要家长率先垂范。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教育学生是学校、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要说的是,老师也不是神仙,不能把教育的全部责任推给老师。

    从教二十年,接触过各种各样犯错的学生,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家长在家里对孩子百般宠溺,却要求老师在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有的家长长年在外无暇顾及孩子,把孩子交给老师后就认为万事大吉;还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注意避讳,随意的暴露自己的恶习,影响孩子的品格健康……

    这样的情况,极大地增加了老师教育孩子的难度。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我们从排列顺序上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不经雕琢,难成大器!然而,雕琢“璞玉”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复杂的,他需要各种因素共同努力。

    古人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打个小广告,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学,你不该对老师咆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pz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