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皆学问

作者: 淡淡的远山 | 来源:发表于2024-07-13 15:13 被阅读0次

那天做了饭菜送到医院,照例一荤一素两个菜,一个汤,白花花的大米饭。

感觉到今天炒菜口感的不同,外甥夹起一片菜问我这是什么菜,我说那是瓠子。

瓠子是什么蔬菜,他没吃过,也没见过,一旁的妹妹也表示她也不知道有这种蔬菜。

怎么描述呢?有点像青皮茄子,又像西葫芦,也有的长得像棒槌……无论你怎么描述,两人还是一头雾水,一脸茫然。

来源于网络

其实这种蔬菜在北方菜市场也不多见,更别说吃到。

我也只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过有此一物,只因为当时还小,没太在意。也许吃过,但它长啥样没啥印象。

如果单独把这个“瓠”字拉出来,我相信包括我,很多人不认得。

只因为那天在菜市场买菜看到它很新奇,却是叫不上名字,好在旁边有标签,注明“瓠瓜”。

顿时豁然,这不就是家乡人说的瓠子吗?原来瓠子长这样,原来瓠子的瓠是这么写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南方的两个城市的菜市场,我见到了各色各样的陌生新鲜蔬菜,总喜欢向当地人请教,这是个什么菜,要怎么做?

有一次在成都的超市蔬菜区,我看到有很多顾客在抢购一道叫红苕的蔬菜。瞬间眼前一亮,这个我认得啊,那不就是红薯叶吗?这也能吃?

来源于网络

也难怪我惊讶,在我的认知里,家乡人用红薯叶连同藤蔓一起熬猪食,却从未见过有人做菜的,这边的人怎么还要花钱抢呢?

也许是传统的生活习惯使然,也许就是我们无知,把好东西喂了猪,自己却在啃老咸菜。

瓠瓜买回来了,要怎么做?要不要削皮?瓜瓤能吃吗?

这也不难,打开手机搜索,一切都不是问题。

来源于网络

生活阅历很重要,那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必须深入生活中去学习和感受。人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谦受益,满招损。守着有限的认知去看世界,终将是面目全非,一头雾水。不虚心学习接受新事物,必然是抱残守缺裹足不前。

活到老就要学到老,放弃有限,才能赢得无限。

顺便科普一下瓠子的养生功效

夏天是各种瓜果上市的季节,葫芦科的瓠子瓜是其中一种。
民间有句俗语:“七月吃一瓜,中药不用抓”,意思是在七月份多吃瓠子瓜可以替代中药的功效。
瓠子瓜的口感鲜甜多汁,形状粗细适中,瓠子瓜烧五花肉是一道美味佳肴。
瓠子瓜也被称为瓠瓜、扁蒲,属于葫芦科的一年生攀缘藤本植物。它的质地凉爽,含水量高,味道清淡。
瓠子瓜还有清肺热、去心烦的功效,因此非常适合在炎热的三伏天多吃。

购买和烹饪技巧:

1、选择粗细适中的瓠子瓜,不要选择太粗的,因为这种瓠子瓜已经老了,口感不好。
2、炒瓠子瓜时要不停地翻炒,避免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瓠子瓜粘锅发黑。
3、注意控制生抽的用量,放几滴即可,过多会让瓠子瓜变黑影响成品的色泽。

相关文章

  • 生活处处皆学问

    今天儿子说:“妈妈,今天语文有个填空关于越王勾践,多亏听了相关故事。”“嗯,不错,生活处处皆学问,总会有用武...

  • 生活处处皆学问

    D59,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晴 上午放学后,儿子把数学作业带回来了,说是因为漏掉了一个题,需要...

  • 生活处处皆学问

    加入阙老师的秀媛训练营之后,早餐就很少在外面吃了!时间一久口味变得清淡起来,偶尔外出吃饭极不适应! 为了照顾好我这...

  • 生活处处皆学问

    最近,我生活上遇到一件小事,我家的一个刀具架放在厨柜里,一把小水果刀总是倾斜着身子挡着厨柜门的开关,有点烦。一天我...

  • 生活处处皆学问

    看完电影,顺便去买菜,排我前面的一大姐买颗大白菜换了三次,这颗不行,那颗哪儿不好的。买一捆菠菜吧,服务员刚开始给她...

  • 生活处处皆学问

    晚上,去做面护,还是50多岁那位阿姨,比我妈年龄还大,但我却一口一个姐地回答,因为人家保养的好啊,并不是很显老。没...

  • 生活处处皆学问

    见: 居住二十多年的地方,其实并不了解它。一个人的注意力在哪,就会在哪用力。 感:实际生活没有那么表面,没留心就不...

  • 生活处处皆学问

    当我们走出大学,步入社会,似乎忽然就面临了学习的饥荒。从哪里学?都毕业了还学什么?是大多数人会提出的问题,甚至有许...

  • 生活处处皆学问

    从前,不会做饭,或者说做饭也只能是将就,可是通过参加面点培训班后,已经能做几样吃起来还算可以的面食了。 原来老公说...

  • 生活处处皆学问

    一次看有关疫情防控的文章,遇到“如厕”一词,心里还在嘀咕:这种级别的文章竟还会有错字,看完后随手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处处皆学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rq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