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麦小说家吉勒鲁普说:我是自己的主人。
生活中,我们经常迷失在追梦的路上,外界的干扰、朋友的劝说 ,甚至是一场讲座,都让我们放下了初心。
让我们遗憾或悔恨的事情,就是从忘了自己开始。
小丽个性随和、生活无忧,她常常觉得就这样有事做、有钱花、有人爱、然后慢慢变老就很幸福了。
没想到的是一场理财讲座改变了她。
专家说现在是买股票的最好时机,大盘已经走入低谷;朋友说,我买的股票已经赚了一倍了;再去翻翻头条,发现网友们也在晒收入。
小丽有些动心,但还是很谨慎,不敢贸然涉入一个陌生的 领域,她选择了观望。
“小丽,我明天请你吃饭,今天股票赚了2万”,听着朋友兴奋的 语调,看着刺眼的入账,她终于没有抵住诱惑。
后果可想而知,黑天鹅不期而至,小丽被深深套住了。

怨谁呢?
夜深人静时,小丽常常反思,所有劝她的人都是好心,朋友炒股确实赚了,却不知朋友家境优渥,经常可以补仓;专家说得也对,但谁也没想到新冠疫情会卷土重来,一切都不再是原有的模样。
小丽知道是自己错了,在诱惑面前失了自我。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如果说人生最难的是做自己,那么比做自己更难的,是在很多人面前做自己。
《悉达多》一书中,婆罗门之子悉达多之所以可以从沙门成为佛陀,就是心中永葆住了信念,无论外界如何纷杂,他人如何劝说,悉达多都坚持了自己!
做真实的自我成就了他。

悉达多有一位好朋友乔文达,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常要好,当悉达多放弃富贵生活 ,孤独求道时,乔文达也选择了陪伴。
两位富贵家庭出身的少爷,加入到了沙门的行列(以乞食为生的宗教人士)。
他们脱掉了华丽的外衣,身上只剩下一条遮羞布,每天只吃一顿饭,还是生食。
他们依旧觉得幸福,因为是在做自己心中的事情。
他们贫穷且开心着。
直到遇见了佛陀。
佛陀给沙门们讲了人生的八苦、四圣、八正道。
讲经一结束,乔文达就请求皈依佛陀、加入僧团,达摩接纳了他。
乔文达希望悉达多也能够皈依佛陀,与自己同行,悉达多拒绝了:“明天,哦,乔文达,我将离开你。”
多年的好友,分道扬镳。

悉达多独自步入了林中,意外遇见了佛陀,他们开始了一次谈心。
悉达多坦言:皈依法义可以让自己表面地、虚假地获得了安宁,得到了解脱,而事实上,心里的“我”仍然存在和壮大。
佛陀安静地听着,纹丝不动,提醒他不必过分聪明、过分执着,以免落入口舌之辩。
虽然有一句老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最难的是,悉达多在佛陀和挚友的双重影响下,还能够保持住自己的认识。
他抛下了佛陀,抛下了朋友,重新上了路,追求真我。
他决定不再修习任何教义,不再苦修,他要拜自己为师,认识自己——那个神秘的悉达多。
做真实的自己,这才是他一直在找寻的意义和目标。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这样,诱惑和干扰无处不在,丢了自我就难免会走入到坑,坚持自我就能迈过而行。
要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
阅读扩展: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四圣谛: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
八正道:涅槃的八种方法。
谢谢阅读,我是格子,关于本书还将继续,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