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睡觉前果乐一直闹腾,我的睡前焦虑症又犯了,真想揍他一顿。当他故意挑战我,也许已经觉察到我要揍他一顿时,他撅着屁股说:我是打不死的小强!正好有火无处发的我,抬手就照着他屁股打了两巴掌,而且故意用了力气。他感觉到疼了,开始很生气地扔枕头打我。我说你说你是打不死的小强,我来试一试的!他随即又破涕为笑了,捂着屁股说被打死了。
我看着他折腾,本来有火气的,可是转念一想生气无用,那么多年了该改一改了。于是我问他:你是不是想让我给你讲故事,不想睡觉。他说是,让我给讲一个。当我看清楚他的需要,一切就解决了。他也不会再给我无理取闹了。
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真实的感受。
其实成人当面对事情的时候很难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因为被社会化太久,因为面具戴太久。当我们已经不会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时,我们只会演戏。这样的我们是分裂的,不是完整的。当我们把自己的这种沟通习惯传达给孩子,孩子也学会了不去面对自己的感受,孩子也慢慢变得分裂了。
多年前读到这么一段话,我感觉又触动了我。
首先妈妈没有办法把这种隐形的无序的想法上升到清明的意识中,这种心理状态非常可能是妈妈的一种惯常的状态,就是说不出来,描述不出来,或者说出来的就是另外一套东西。这样的心理纠葛太久了,河床下面酝酿的东西太多,如同淤泥,一层一层的淤积,意识之河越来越干涸,河床的淤积越来越厚,潜意识越积越多。这就是大部分人的生命成长过程。所以孩子才疑惑地问:“为什么人越长越丑?”我说:“不是,是越长越老。”孩子说:“不是,我看到的是越长越丑。”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老”代表无意识的心理的积淀物,“丑”就是必然的了。
如果未来想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想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每一部分,那就需要觉察,需要和自己的身体、感觉、情绪、心理、念头连接,并清楚地、一致性地说出来,这需要一段漫长的、可能也是非常痛苦的心理历程。
父母的一致,会给儿童的生命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孩子才能正常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