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本细读2

文本细读2

作者: 鸿蒙沐阳 | 来源:发表于2021-12-09 23:19 被阅读0次

在新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显然与新批评理论下的文本细读有所区别,它的归结点应锁定在教学上,还应具有一定的课程意识,而不仅仅是文学鉴赏或者是文学评论。在这一语境下,文本细读应当从教学出发,为了教学,与教学结伴而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来面对文本,品味语言,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内涵,从而提高其阅读水平。因此,新课程下的文本细读具有以下特征:

一、文本细读的主体是学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自主学习,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新课程语境下,文本细读的操作主要是在教学中实现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整个学习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行为主体,因而承担着学习的主要职责,所以文本细读的主体也该是学生。

所以让学生掌握文本细读的方法,亲近文本,触摸文本的温度,领悟情感,从而获得对文本的主动建构,才能使文本细读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实证。

相关文章

  • 文本细读2

    在新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显然与新批评理论下的文本细读有所区别,它的归结点应锁定在教学上,还应具有一定的课程意...

  • 细读文本

    细读文本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基本功,这是王崧舟老师的《美在此处》第一部分阐述的最主要的观点。细细思量一下,...

  • 细读文本

    诗歌以及诗歌教学的重要地位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中国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诗经》到后来...

  • 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一直被认为是从国外引进从而运用在教学中,其实不然,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有了文本细读,只是具体的表述不同而已。...

  • 文本细读

    今天和学生一起听培优课。上午讲的诗歌鉴赏,没多大意思,都是老生常谈。下午讲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感觉还是有些收获...

  • 文本细读3

    文本细读的对象是语文教材 相比于新批评理论下的文本细读,新课程语境下的文本细读范围相对要狭窄,文本对象是特指当前被...

  • 读《诗意语文》有感(五)

    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 本周读了王老师的文本细读一文,在读文章之前,对于“文本细读”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

  • 2018-08-18

    文本细读,相似,寻找同类文本的相似点

  • 263:读王崧舟《美在此处》1

    第一讲 语文教师如何细读文本内容 用王崧舟老师的话说,细读文本应该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细读文本就是...

  • 比较法文本细读2

    还原法是针对单篇的文学作品而言。是在没有相应的文本进行对比的情 况下,进行还原分析,这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是一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本细读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bq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