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

作者: 鸿蒙沐阳 | 来源:发表于2022-01-19 00:00 被阅读0次

文本细读一直被认为是从国外引进从而运用在教学中,其实不然,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有了文本细读,只是具体的表述不同而已。文本细读是一种新批评下的文本解读方法,而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是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 从而可以看出古人不同的文化观念,思想情感倾向,了解他们的文学创作观念, 也可以为我们现代人学习文言文提供理论上的支撑,从而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先秦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奠基时期,也是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所以在这些文学创作中,由于像孔子、孟子等大师的出现,也促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开始读《易经》,他花费很大精力掌握书中的基本内容,读第二遍掌握文章的重点,读第三遍掌握《易经》的精义、实质性内容,此后为给弟子们讲授又不知翻阅多少次,导致串联起这部书的牛皮带子被磨破,从而使得“韦编三绝”流传于世,这是我们能够知道最早的关于中国古代文本细读的来源。

“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方法,“知人论世”从字面上说是在阅读一篇作品时,首先要清楚作者生活经历及个人思想, 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才能够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以意逆志”是用自己领悟之意去推求作者写作的志向,从而能够由表及里、由内而外探求文章中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这两个观点虽不是同时提出,但却是相辅相成,共同为解读文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也是我们进行文言文本分析要借鉴的方法,是进行文本细读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关文章

  • 细读文本

    细读文本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基本功,这是王崧舟老师的《美在此处》第一部分阐述的最主要的观点。细细思量一下,...

  • 细读文本

    诗歌以及诗歌教学的重要地位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中国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诗经》到后来...

  • 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一直被认为是从国外引进从而运用在教学中,其实不然,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有了文本细读,只是具体的表述不同而已。...

  • 文本细读

    今天和学生一起听培优课。上午讲的诗歌鉴赏,没多大意思,都是老生常谈。下午讲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感觉还是有些收获...

  • 文本细读3

    文本细读的对象是语文教材 相比于新批评理论下的文本细读,新课程语境下的文本细读范围相对要狭窄,文本对象是特指当前被...

  • 读《诗意语文》有感(五)

    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 本周读了王老师的文本细读一文,在读文章之前,对于“文本细读”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

  • 2018-08-18

    文本细读,相似,寻找同类文本的相似点

  • 263:读王崧舟《美在此处》1

    第一讲 语文教师如何细读文本内容 用王崧舟老师的话说,细读文本应该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细读文本就是...

  • 文本细读1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有机统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

  • 文本细读 8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教师也努力汲取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并且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摒弃了满堂问,满堂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本细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gl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