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土炕

作者: 欣然_bd23 | 来源:发表于2020-03-01 21:17 被阅读0次
家乡窑洞里的土炕

我的家乡属于黄土高原,我们祖祖辈辈都是修凿窑洞而居。每孔窑洞里,都有一盘供人歇息的土炕。

土炕是用土坯和泥土筑成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

土炕一年四季都要烧柴取暖。天气暖和的时候,只需要烧一些柴驱驱土炕上的寒气可以了;而天气寒冷的时候,不仅要烧柴,还需要一大筐细柴末子煨炕,因为冬夜寒冷而漫长,柴末子燃点低,可以保证土炕整夜都是温热的。

我的童年时代,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村庄背靠大山,面临大河,家家户户做饭和烧炕用的柴火,主要来源于大山和大河。

每年秋季,家乡的山梁上,沟卯里,到处都长着半人多高的蒿草,这是烧炕用的最好的燃料。人们用镰刀割下蒿草,背回家中,摊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干,摞成柴垛,以备冬天烧炕之用。

那时,小孩子只要长到七八岁,就开始为家中分担家务活。秋季里,每天下午放学回到家中,我们这些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们就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去山里扫煨炕的柴末子。

附近山上的草皮,全都被生产队长带领社员们扒了下来,当作肥料上到了庄稼地里。我们要到更远的山洼里,去扫那里的枯草叶子。大山的沟沟坎坎、坑坑洼洼都被我们扫得干干净净的。土地光秃秃地裸露在外面,像是被扒光了衣服的巨人。

那时,人们根本没有环保意识,为了生存,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遭到了大自然最严厉的惩罚。每年初春,大风要整整刮半个多月。漫天的大风,在整个山川里狂奔着,呼啸着,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人走在外面,头上、身上到处都是土,甚至连嘴里和鼻孔里都是泥土的腥味。

马莲河涨河了

每年夏季,马莲河总会发几次大水。发大水时,大河翻着巨浪,把厚厚的柴禾从上游冲了下来。大水经过我家门前的漩涡畔时,柴禾被漩到河岸附近。这里总会呈现一派忙碌的景象。青壮年们拿着捞笊,不停地从河里往岸上捞柴,不一会儿,湿漉漉的柴禾在他们身后堆成了小山。为了避免河水再次上涨,冲走刚捞上来的柴。老人和我们这些半大孩子,负责把自家人刚捞上来的柴往高处转移。

河里捞上来的长柴是做饭用的最好的燃料,细柴末子是冬季用来煨炕的。每天晚上,给炕洞里煨一大筐细柴末子,土炕一天一夜都是温热的。

每次大水过后,村里的河滩里,大石头下的淤泥里,会停留下许多柴。村里人很少有人去河滩里的淤泥里挖柴,因为干这样的话,不光费力气,还会弄人一身泥。可这一点困难,根本难不倒我那一辈子勤劳朴实的父亲。

那时,天刚蒙蒙亮,父亲总会带着我们兄妹几个,去挖河滩淤泥里的柴。只见二哥拿着铁镐,用力搬开石头,父亲用铁耙把淤泥里的柴禾一点一点的掏了出来。我和妹妹把这些柴装进筐里,每装满一筐,我们姐妹俩抬着筐,倒进放在地势平坦之处的架子车里。

每年入冬,我家门前摞起来的柴垛,可以跟生产队大场里里的大麦垛媲美。一整个冬天,我们家的土炕总是热腾腾的,无论什么时候坐在炕上,总是从心底里感到温暖而舒服。

在我的记忆里,家里的土炕上一直只铺着一张竹席。虽然每晚临睡前,父母给土炕烧了足够多的煨头和柴火,土炕的角角落落都是温热的。可是躺在那光溜溜的席子上,硌得人浑身难受。那时年龄小,瞌睡多,尽管躺在土炕上感觉不舒服,但是翻腾不了几下,就进去了梦乡,倒也没有觉得有多么痛苦。

可是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睡土炕的席子上,那简直是一种煎熬。大侄女刚刚出生,就被放在了光席子上。也许由于饥饿,她不停地蹬着两只小脚丫啼哭,等大人发觉时,她的两只脚后跟血淋淋的,上面的皮全被席子磨破了,看了让人心疼。

简陋的土炕

那时,家里实在是太穷了,父亲担心二哥打光棍,从二哥十七岁开始,就张罗着托媒人给他提亲事。终于有人上门提亲,女方家境十分殷实。她的家里人怕自己女儿将来过穷日子,提出带女儿上门看家。

得知这个消息,父母顿时慌了神。家里一贫如洗,土炕上连一床像样的铺盖都没有,根本不敢让人家上门。和我们家做邻居的堂哥,脑子活络,又会干木工活儿,家里的日子过得比较宽裕。他们家的土炕上,不仅铺着白沙毡,还有十分好看的红毯子。当他得知二哥的对象要来家里看家时,二话不说,就把他们家土炕上的铺盖全搬到了我家的土炕上,这才成就了二哥和二嫂的姻缘。

二嫂嫁过来之后,发现家里土炕上,只铺着光溜溜的席子,感到十分疑惑。后来她终于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再后悔也于事无补了。

不过,二嫂的土炕上,不仅有暖和厚实的褥子,上面还铺着花色十分漂亮的床单,那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嫁妆。

后来,家里的日子稍微宽松一点,土炕上铺上了羊毛毡。羊毛毡有两种:一种是由绵羊毛制做的白沙毡,这种毡是稀罕之物,专供家里的老人和出生不久小孩用;另一种是黑羊毛做成的黑沙毡,躺在上面睡觉,扎得人心里难受。晚上,我和妹妹宁愿睡光光的席子,也不愿意躺在黑沙毡上睡觉。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家跟全国所有的家庭一样,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家里土炕上,终于可以跟邻居堂哥家一样,不仅铺上了厚实的褥子,还有颜色鲜艳花色漂亮的床单,那种被光席子硌被黑纱毡扎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装饰漂亮的土窑洞

如今,家乡人的住的是一砖箍到顶的新式窑洞。窑洞里不仅刷了白,吊了顶,还贴上了图案别致的瓷砖。

窑洞里的土炕,再也不用每天烧柴火取暖了。有的人家,买了煤煨炕取暖,有的人家用电热毯取暖。特别是近几年,好多家庭把土炕改装成了新式的水暖炕,这种炕是靠一个调温器加热、循环,既省事又安全。据说市面上还出现了和家里WiFi连接的调温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调节土炕的温度。

土炕上的被褥不仅数量充足,而且厚实软和。躺在土炕上休息,从心底里感到温暖而舒服。

新时代的土炕

我是在土炕上出生的,又从小在土炕上长大,对土炕有着特殊的感情。每次只要一回到家乡,我总是要第一时间坐在土炕上,体会那种久违的感觉。

相关文章

  • 家乡的土炕

    我的家乡属于黄土高原,我们祖祖辈辈都是修凿窑洞而居。每孔窑洞里,都有一盘供人歇息的土炕。 土炕是用土坯和泥土筑成的...

  • 【文字之光】|家乡的土炕

    我的家乡属于黄土高原,我们祖祖辈辈都是修凿窑洞而居。每孔窑洞里,都盘有一供人歇息的土炕。 土炕是用土坯和泥土筑成的...

  • 归来记(二)

    离开家乡近四十年了,还是睡家里的土炕踏实,躺在妈妈的土炕上一觉到天明,一夜无梦。 照例,还是在清晨的鸟鸣中醒来,在...

  • 安居乐业(70)家乡

    在土炕上睡了一宿,真舒服,太畅快了。一晃二十多年没有在土炕上睡觉了,真是回味无穷,思绪万千! 家乡,挥之不去的记忆...

  • 黄土情

    捧一把黄土,我不忘 家乡在那黄土原的沟沟上 我生在土墙砖窑的土炕上 ...

  • 土炕

    周末回老家看望父母,坐在老家的土炕上,不禁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 在北方农村,过去几乎每家都有土炕。一到冬天,火炉就...

  • 土炕

    六月的贵阳已经进入了夏季,可是昨天晚上没盖好被子居然被冻醒了,然后半天也睡不着,随之思绪也跟着飘散了开来,便想起了...

  • 《土炕》

    北方的冬天,就是冷。如果没有土炕,人们的生活,会少多少温暖。儿时渴望睡热炕,家里却没有炕,嗷嗷的叫嚷缠着大人砌...

  • 土炕

    “土炕”是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 ...

  • 土炕

    母亲,听说今夜里寒流南下 我知道您又在为我牵肠挂肚 这个季节我好怀念您煨的那块土炕 那块温暖的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的土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cm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