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中时,男生、女生的学习成绩开始分化,一般男生数学、物理和化学成绩比较好,女生语文、英语成绩比较好,老师和同学之间都存在这样的共识:女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不如男生,数理化成绩不如男生。 也因为如此,文理分科时男生多选择理科,女生多选择文科,当女生数理化成绩不理想时,就会说起那句:“我是女孩子啊,逻辑思维能力不及男生,数理化肯定考不过他们”。
读大学后,被调剂到计算机专业,班级里一直有女生编程能力不行的论调,我也曾一度放弃。毕业前夕,为了找到靠谱工作,我提前整理各大公司往年笔试题目,发现编程是绕不过去的坎,没有办法只能咬着牙学习。调不通程序,我一遍遍的看教材、敲代码,直到输出正确结果。搞不清算法结构,我一点点列出算法思路,再慢慢翻译成计算机语言。一次次的熬夜恶补,最终换来“高富帅”的offer。进入公司后,我才发现写出好代码的程序媛大有人在,那些论调不过是一些人放弃努力的借口罢了。
回头审视这两件事,我发现头脑中的思维影响我们采取行动方式,如果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敢于实践,说不定能发现一片不同的天空。最近读《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更是坚定了我的想法,所谓成功的模式并不是死板固定的,如果头脑中具有不断成长性的逻辑,又有什么能阻碍我们成长的步伐呢。
《终身成长》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卡罗尔·德韦克,她长期研究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会员、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她的学术专著《自我理论:动机、人格和发展的角色》被世界教育协会命名为年度好书。卡罗尔还是首届全球奖金最高的教育奖项“一丹奖”获得者,比尔·盖茨、萨提亚·纳德拉等企业家们的灵魂导师。
《终身成长》这本书坐镇美国亚马逊心理类畅销榜10年,比尔·盖茨都写文推荐,它的理念颠覆了传统成功学的观点,影响着美国校园教育的创新理念。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书中提到的两种思维方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对我们的影响。
两种思维模式
在开始之前,请现在心理默默回答下面这个问题:
你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还是一成不变的呢?
这个问题的不同答案,就是两种思维模式的缩影。
认为人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倾向于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具有这类思维模式的人,会不断证明自己的天赋和才能,他们期盼用成功证明自己的优越之处。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后天培养,不愿意用努力提升自己,也不相信付出的意义。
然而失败对他们的伤害是永久的、散不去的创伤,他们认为失败意味着自己的能力不足,一旦失败就无法挽回,他们的状态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们可以看到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像走在两个极端上,要么优越感十足,要么跌入谷底再也爬不起来,这样的思维模式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他们取得成功后会变得恐慌,不敢接受新挑战,宁愿在以往的成功里故步自封,也不愿把自己的不足暴露在人前。
与固定性思维模式相反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具有这类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培养,即使人们在先天的的才能和资质、兴趣和性情方面有各种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这类人面对成功或失败都能保持理性、冷静的心态,如果成功了他们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鼓励他们不断寻求挑战,并在挑战中自我成长。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和挑战,完成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成长型思维的人能超越自我界限,遇到更好的人生。如果失败了,他们也会痛苦,但他们明白失败只是面对和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式,能从中学到东西是最重要的。这个尝试不可行,换跑道继续努力。
两种思维模式在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卡罗尔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把两种思维应用在教育中时,教育和成长方面有效的方式是夸奖学生或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他们的能力。
当我们不断夸奖学生或孩子的天赋或能力,把他们放在“你太有才了”的位置上时,会引导他们进入固定型思维模式,孩子接受到父母、老师的夸奖信号后,认为是因为自己的能力突出而获得成功,因而逐渐建立起聪明、有天赋的自我印象。这种印象要求孩子不能犯错误、不能失败,否则就会被贴上否定的标签。
比如说孩子考试不理想,家长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笨,邻居小明怎么就那么聪明”,或者老师不断给学生灌输某位数学家是天才的事迹,导致他们认为原来天生聪明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他们之所以能取得优异成绩正是因为自己的聪慧。这样当孩子在遇到困难或者出现任何问题时立即对自己产生怀疑,他们本能的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而放弃,也可能因为父母的期待让他们停滞不前、容易放弃甚至筋疲力尽,最终被自己永远也完不成的目标折磨的意志消沉。
书中一位妈妈分享她家孩子的故事,她和丈夫经常过渡夸奖孩子的智力,几年过去了,孩子虽然成绩优异,却不愿挑战更难得工作,认为那样他就变得不聪明了。这个孩子夸大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比别人做的更好,却不愿去尝试,他太害怕承受失败了。
如果我们改变教育方式,鼓励学生或孩子的不懈努力,夸奖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学习、有效的策略达到的成就,不断在孩子心中种下成长型思维的种子,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父母帮助子女建立成长型思维,就是在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不断拓宽自己思考和探索世界的方法,不将分数作为自己努力的最终结果,而是将它看做自己继续成长的一个途径。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老师则会这样夸奖孩子:我知道学校的功课对你来说很简单,你也一直觉得自己很聪明,然而你没有充分利用你的大脑,我更欣赏你现在扩展自己,不断努力尝试有难度的挑战的做法。
转变思维方式的方法
固定型思维模式深刻影响我们的选择判断,即便我们看了书、了解了成长型思维,也很难完全按照成长型模型做事,我们会受到固定性思维模式的影响,为此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接受-观察-命名-教育”四个步骤帮我们不断调整思维模式,不断过渡到成长型思维。
接受,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我们的思维模式是固定型和成长型的混合体,在某些事情上是成长型在发挥作用,有些情况下又退回到固定型。我们得接受现实,接受两种模式带来的影响。
观察,弄明白什么情况下会引发固定性思维,是面对挑战,遭遇失败,还是受到威胁时?当你的固定性思维模式出现时发生了什么,它对你的耳语是什么,你有什么感觉。当你逐渐了解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时,明确激发它出现的原因和时机,发现它出现的规律。
命名,为固定性思维取个名字,这一步非常有意思,有了名字的固定型思维就像另外一个自己,用这个名字提醒自己的行动,不要变成那个自己不喜欢的人。
教育,最后一步是教育那个有名字的固定型人格,当它出现时,警惕自己做好准备,然后静静地看他完成“表演”,然后用成长型思维教育它,逐步改善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行动。
我是尾巴
人们常说: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未来。这本书中的两种思维模式真是这句话的完美诠释。希望我们都能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使我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