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Newton的图书馆专门有一个区是teenager的书。 女儿迄今为止最喜欢的《Something in Between》如果分类,应该也在这部分吧。我曾经在这个区域翻过一些书,觉得就语言的难度来说,和大人的书已经没有区别,可是就内容来说,基本就是少年的视角,学校,家庭,感情。后来放弃,因为读英文书速度快不起来,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宁肯按照一位老师给的路线图,去读一些经典作品。我在童书区域流连时间较长,因为语言本身难度低,如果想读一本书,可以两三天读完,还可以接受。这个功利真是没办法啊,连读书都计算,深以为耻。后来就这个teenager读了什么书的问题,引起我思考的是我的tutor,她是一位优雅的大学退休老师,有很好的音乐素养和聪明敏锐的观察事情的角度。有一次我和她聊起女儿最喜欢读这本《Something in Between》,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她跟我说,你应该弄明白她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也许这本书在哪些方面引起了她的共鸣。很感谢她给了我这个角度。中国家长往往会觉得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她告诉我的是,在孩子喜欢的方向里其实埋藏着大量的信息,而作为一个家长,是多么应该去观察、去捕捉这些信息,看到自己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内心的样子。
风中少年我们似乎没有太多明确指明是teenager的书。记得上初中以后,很是觉得资源匮乏。四大名著,也就四部而已。自己古文又不够好,完全没法去看《诗经》和《楚辞》一类,看个《聊斋志异》还勉强可以应付。那时家长往往视琼瑶和武侠为洪水猛兽,可是社会也并没有提供更多的阅读书目给我们。我其实从小学时就大量看哥哥姐姐的书了,记得那时还和大姐一起看《人民文学》、《收获》和《萌芽》。初一的时候曾经就是否读武侠的问题和父亲争论过一次。那时跟同学借了一套梁羽生的《女帝奇英传》,看了觉得还行,没有传说中的生猛,但是凭直觉也知道这会是父亲反对的。父亲确实在读书上有些禁区,小学时严禁我读各类作文选,这一点我一生都很感激。考虑到这些禁区,我小心把《女帝奇英传》放在了枕头下面。可是很不幸,连一夜都没隔,马不停蹄地被发现了。不能轻易认栽的,跟父亲说,这就是另一个角度写的历史。可是没用,最后只能承诺不看武侠了。父亲不知道,那一次事件,让我以后看各种武侠,都没有太大的阅读快感。我觉得一本书要你来为其价值抗辩,这种事本身就完全没有意义。而父亲从此以后不再过问这种事也让我觉得意兴阑珊。而且,有读那些的功夫,确实不如看其他的书。后来因为哥哥姐姐的关系,读到不少名著译本,《少年维特之烦恼》、《简.爱》、《红与黑》等等,确实太牛,难以比肩,很多书就此永远退出了我的阅读视线。
现在想来,只能说比较幸运,在阅读中青黄不接的时代,还接触到了很有营养的一部分。反观之现在,我依然觉得青少年的阅读环境没有变得更好。现在书的易得性是更高了,范围也广了很多,但是孩子们用于自由阅读的时间反而没有办法保证了。用在课业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各类学习班杀掉太多课余时间,电子产品是另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人的身体要得到营养,人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滋养。在应该向更广处看去的年代做井底之蛙,付出的可能是一生的代价。可以说,中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其实才是中学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不只是写作文时那一点思路和素材,这个时期的阅读可能会造就某些伴随一生的行为方式。记得那时家里有一本尼克松的《领导者》,其中说到看电视,穿越这么多年,我依然还记得那句话:“读书是积极的,看电视是消极的。”感谢这本书,让我一直远离了电视。迄今为止,我从无看电视的习惯。这句话估计要是父亲说,我还是会做出一定反抗的姿态。可那个美国人又不是对我说的,又不是说我,只是让我看到自己可能的道路。自由阅读真的很重要,看似散漫,毫无章法,可那就是成长的样子。生命的状态,是不能先有一个模子,然后把生命套进去的。而少年时期的阅读就是超越所有模子的最好路径。激发出美好,激发出斗志,激发出勇往无前的精神。我最感谢那段经历的,是那些书把我放进一个渴望里:如何才能看到书中的那些世界?如何才能达到书中的那些境界?时至今日,我依然没有达到,所以我依然渴望。少年时代的火把,完全可以照亮一生。
我其实挺怕家长那些关于青春期的话题的。生命的度量无限生长,岂可轻易定义。我们在那些看似理解其实完全漠视的状态里,表现出怎样的健忘和自大啊。我们早就忘记了,自己就是现在眼前的男孩女孩,自己就是这样的少年。我们很容易忘记曾经怎样羞怯地面对自己的成长,怎样不懂得约定俗成的规则,怎样开始评判父母的做法,怎样开始只跟朋友倾诉。所有的这些,都发生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忘记了。我们开始习惯自己是大人,习惯用固定的模式思考,习惯认为自己还有些成功的过往,那就必然有些过人之处。其实所有这些,如同我们看孩子一样,都是眨眼而过的云烟。孩子无法永远停在少年,我们也不会停在这个似乎志得意满的现在。生命流动,生长,从不停息,我们又知道什么呢?我们和孩子站在不同的生命时点上,但是我们同样对未来一无所知。同样一无所知的我们试图指导孩子,就如《圣经》所说,岂不是瞎子给瞎子领路呢?孩子这时候需要更多的智者、有爱有义的同路人,而不仅仅是我们。这些人如果有幸在生活中出现,是何等之幸啊。如果没有,孩子可以向更深处寻求,阅读是最好的路径之一。
风中少年在美国感觉小孩子似乎是在图书馆里长大的,从跌跌撞撞会摔倒的小小孩儿到去做功课的teenager。每个暑假在公共图书馆可以找到的孩子的阅读书单,那些席地而坐读得津津有味的小孩子,才是分明的生产力。这几天在看《哈布斯堡王朝》,肯真的教化公民、启发民智,这样的社会教育才会让文明生根;让生命自由、健康成长,这样的家庭教育才可能最终指向幸福。
最近新买了一套书,是白先勇先生讲《红楼梦》,之前断续看过蒋勋讲《红楼梦》,这都是我喜欢的解读方式,我们从其讲解中能深刻体会到作品里饱含的悲悯。小时候看黛玉听“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奈何天”,只觉得画面好美,文字好美。到现在才知道作为一个成人还能理解这样情怀的少女是怎样的修为。少年时代并不容易,并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而是真的有愁,却根本无法表达。总有个左冲右突的过程,大人解读为叛逆和愤怒,看《麦田里的守望者》,才知道那愤怒的底色是迷惑和彷徨,还有软软的纯真的善良。
如果不能做到是你十几岁时的朋友,那么,让我尽可能做到,在你的世界里,做一个未曾遗忘自己过去的大人。
文中第一幅图选自百度,按版权方要求处理。第二幅图摄自北京守拙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