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一朝,命运多舛,曾分别与辽,西夏,金作战,但仔细想来,哪个中原王朝不是如此呢,金就不用说了,当百年无战事的北宋和辽,一碰到金兵直接就炮灰了。那北宋初年和辽的作战,战绩又如何呢?
先回到太宗年间,太宗因得位不正,急于用战功证明自己,但是他不信任武将,准确讲是不信任太祖的武将,于是打算御驾亲征。
公元979年,第一次北伐,意在收回幽云十六州。只可惜自古以来,北伐基本没有成功的先例,比如刘宋的元嘉北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注定都是仓皇败逃。
太宗先灭了北汉,收了北汉大将杨业,就是后来的杨家将杨令公。后挟胜利之势,大军围困幽州,但高梁河一战,宋师大溃。太宗拼死突围,逃到涿州,“窃乘驴车遁去”。此役中,随行宫嫔皆没于战阵,太宗自己也中了两箭,此后箭疮反复迸裂,十八年后,因箭伤而死。
七年之后(雍熙三年,986),太宗再次兴兵,此为雍熙北伐。鉴于御驾亲征,皇帝容易成为敌军进击的主要目标,太宗吸取了教训,自己留在开封,命数员大将向幽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市)、蔚州(今河北蔚县)三路进兵,主攻方向在幽州。大家没有统一的指挥,各部行军路线、进攻次序、会师地点,太宗都已事先布置好,让将军们照办,还谆谆教诲,大家一定要协调行动,不能孤军深入。可是到了战场,各路进展有快有慢,事先的路线布置全不管用。曹彬部进展特快,转瞬间攻破涿州,再回师破契丹军于新城(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南),继续北进,也如前一次北伐一样,燕南诸州势如破竹,但太宗却再一次由希望的巅峰掉到了失望的谷底。曹彬部挺进太快,已入燕境,不但偏师未来会合,本部的后勤也没跟上,士卒面临饥饿之虞,退而就粮,又进而求战,遭遇敌方重兵,复退向宋境,途中被敌军追及,大败于涿州岐沟关,此五月事。辽军于东路大胜后,迅速收复西面诸州。宋军第二次北伐,又以完败收场。而辽军即刻展开报复行动,大举进入宋境,当年十二月,于宋境瀛州君子馆大胜,宋军战殁者数万。自兴国四年至此,于关键战役连败三仗,于是宋军元气大伤,无力反攻了。而契丹则接连入侵。当年末,深入邢州(今河北邢台市)、深州(今河北深州市南),大掠而去。端拱元年(988),辽帝与太后亲征,宋北境一片狼藉,周世宗收复的易州,也再次为契丹攻陷。较之雍熙北伐之前,宋方的形势更为恶劣,又因失易州之故,宋之北境较之周世宗末年亦有所退缩。
此后百余年间,失地再未能收复,宋的实力,也从未凌驾于辽之上。太宗对此有一定的责任,这不仅种因于他的两次北伐失败,更由军事失败背后所隐含的太宗的能力、心态和政策所导致。
雍熙北伐失利,据“官方”记载,大将曹彬进退失据,是导致主战场失利的主要原因,但太宗在开封遥控指挥,前线数路大军进止不统一,又缺乏独立决断的权力,却是更深层次的致败之由。两次北伐,皆由太宗直接主持,故而,两次失败,太宗都不得辞其咎。
宋辽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