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我们医院的医生,又或者说,全世界的医生,都可以适用这句传承千年的名言来分类。
所谓“质胜文则野”,本意是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有一些医生,业务精熟,医术高明,在患者中积累了很好的口碑。但他们拙于交际沟通,亦或是根本不屑于为此。故而,他们给患者的第一感觉往往是高傲、冷淡、偏执、惜字如金。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他们对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不屑一顾,治愈疾病是他们唯一的目标。某种程度上,他们互动的对象只是病毒、细菌、变异的细胞等致病源,而不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
与之相对的是“文胜质则史”。这一类医生,待人接物,能让对方感觉如沐春风。他们温和、耐心,对患者的提问总能不厌其烦地解答。他们会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经常给出自己专业知识内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对于患者来说,其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医生职责本身,更像是朋友、至交,甚至亲人。
遗憾的是,他们的专业素质与第一类医生比起来,显得有些平庸了。或许是超强的共情能力和“社牛”属性,使他们没有将全部精力投入在提升业务能力的方面。而患者对他们的评价,也多停留在“人很好”,“态度好”,却鲜有人夸赞一句“医术好”。头疼脑热的小打小闹还看不出啥,一旦涉及到大病,群众的眼睛终究是雪亮的。
有人说了,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就不能全都要吗?没错,这世上当然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360°无死角绝世好医生。但这样的医生,可遇不可求。身为医生,需要投入付出的地方太多了。对于常人而言,势必要做出取舍。
读《论语》于此,忽有所感,亦戏言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