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说:“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意思是百姓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贫富差距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类人聚集,也就有了同类人的共性。有异于“共性”之外的人,要么被排挤,要么被轻视,反正没有清净日子过。
最近再上网络热搜的大衣哥朱之文,家里大门被踹,村民对这位草根歌手的“喷怼”一一被扒了出来。
朱之文就是那个有异于“共性”之外的人。
因为朱之文和现在喷怼他的人,以前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朱之文忽然通过唱歌出了名,竟然还致了富。曾经围绕在朱周围的人,现在一样围绕在朱周围,他们不但围绕在朱周围,还想与朱一起“共富贵”。
因为他们没有朱的“衣食足”和“仓廪实”,当然也就不会“知荣辱”与“知礼节”了。
有位苏姓作家在书里写道:
“去年暑期我们全家去大连旅游,在海边见到了职业渔民,当地管他们叫碰海人,这些碰海人如果抓到螃蟹,一只的话肯定会把竹篓盖起来,一群的话反而不用盖了。
碰海人解释说,一只螃蟹会爬上来逃走,如果两只或者以上,不论哪只想爬上去,其他的都会伸出蟹爪把它扒拉下来”。
我想,在一群具有“共性”的人群里,朱之文就是那只拼命想要爬出来、而且已经爬出来的“螃蟹”。
管子还说过一句话:“有恒产者才有恒心。”
意思是一个人要有一定的财富和资产才能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打砸朱家的人,也许并非缺吃少穿,但他们的财富可能不及朱,或者像朱之文那样“唱几首歌就挣到了大钱”。所以他们要视朱之文为“敌”。
看来,“恒产论”的创立者孟子所说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经开始变化。
这种变化是促使“朱之文们”逃离,还是再生出对应的律例让他们安居乐业,既是要拷问人性,又是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