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声声

作者: 昇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11:32 被阅读18次

向南的列车,行进在暮色中。不知什么时候,窗外亮起了数不清的灯火,一闪一闪的,像天上的星星点点。一转眼间,夜晚就到来了。

布谷声声

车窗外的黑影,取代了过九江时的夕阳,把天柱山站也远远的抛在了身后。而我的思绪还滞后在出发的地方。

近中午时分到了潜山,买好了车票,时间尚早,就转到附近的太平塔去看看。

太平塔距天柱山站不到三公里,位于潜山县皖光苑(即潜山博物馆)内。建设于晋咸和年间(326-334),是安徽省境内现存年代最久远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被称为安徽第一塔。

步行过去,走到一段僻静的山路。向里散落着几户人家。安静的午后,从树林间传来熟悉的鸟叫声,一遍一遍有节奏地传到耳边。原来是布谷鸟,在提醒农人到了“割麦插禾”的时候了。

每到芒种前后,布谷鸟就按时出现,用它形象的叫声来告诉人们时令的变化。这个时候,田间的油菜已经老了,籽粒饱满。麦子也将成熟,垅中见黄,都可以收割了。紧接着,又该忙着插秧,播种玉米。

因此在听见它的叫声时,会感到一种亲切。对于耕作的农人,内心一定是欣喜的。只是多年没有插秧种玉米,这倒成了对过去的一份回忆。

很快到了太平塔院墙外。走进去,园内静悄悄。七层古塔,矗立在一角。望去呈灰暗色,显得有些魁梧挺拨。檐角的风铃,在寂静的时光下,发出叮咛咛的声音。塔前地面长着杂草,显然很少有人参观。塔另围住,墙门上挂着铁链锁,不得进去,更别说攀爬上去了。再转来看牌示介绍,不想园内有程长庚展览馆,和张恨水纪念馆。

程长庚这个名字有听说过,只是不了解他是一代京戏大师,更没有印象他就是潜山人。在明清时期,盛行戏风,徽班进京,名留史册。

张恨水也仅仅知道他是作家,却没想到他也是潜山人。他的代表作《金粉世家》等许多小说,改编成了影视剧。

这两位可以说都是安徽人的骄傲。

大概浏览一圈,一个小时后从园内出来。经过大门口,屋子里那个值班人员靠着椅背睡得正香。这个季节,这个午后,小睡一下,却也是难得惬意。五月初的阳光已有些晒了,路上行人稀少,只有布谷鸟依然在啼叫。

一声声传散在郊外的田野,消失在空气中,像是时光飞逝的影子,又像是岁月的回声。

原来布谷鸟是杜鹃鸟的一种,曰:大杜鹃。而在诗词中出现的杜鹃啼血,则指的是“四声杜鹃”。从早到晚,叫声凄凉,总让人想到某些故事。另据说,它将蛋放在其他鸟的窝里,只管生不管养,这一点让我不太喜欢。

不过这跟人类是有不同的。四声杜鹃这样做,大概是有其自然的因素。

在一年又一年的更迭中,人与动物草木比较,究竟谁更容易或艰难呢?

自然界有生物链,人类不也讲适者生存吗。有时觉得人的生活,现实,赤裸,残酷,犹胜其他生物。

相关文章

  • 布谷声声

    田园流碧,麦苗青秀,野外的风中,传来布谷鸟自远而近的急促的鸣叫。 清晨,我独自屁颠屁颠地走在去学校的路上,说是走,...

  • 布谷声声

    “布谷,布谷……”听啊!浅夏的布谷鸟开始了幽远的鸣叫,那一声声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啼叫瞬间捕获了我的心。离开家乡...

  • 布谷声声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布谷鸟的叫声,又在这样的早晨和着那些卖早点的声音不知疲倦的凄楚的叫着。 也曾拉开窗...

  • 布谷声声

    有时在深夜, 你的喉咙被明月润过 有时在清晨, 你的嗓音跳跃在床头 我怕,怕听见你, 就像怕读父亲的书信 我怕,怕...

  • 布谷声声

    开窗面南山, 听得鸟布谷。 满目青葱远, 耳边声声唤。 进出园林间, 一跃飞向天。 日倦归来晚, 悄立享安眠。

  • 布谷声声

      这几天又听到布谷鸟的叫声了。也就是说麦子熟了,要收割了。听到布谷鸟叫,总会想起小时候的一首童谣。我的老家把布谷...

  • 布谷声声

    远方归来的心情 是布谷声声 薄凉的晨光 一种莫名的雨水 就在这时浸入调子 浸入艰难的喘息 沉郁击中往事 风在天空之...

  • 布谷声声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雨水的节气,正月也已是尾声了。 早上七点多的时候,我离开家去上班,因为距离...

  • 布谷声声

    天将亮时,雨也停了,在这城市的上空,我听见了布谷鸟的叫声! “布谷!布谷!”那声音先是遥远而迷蒙的,...

  • 《布谷声声》

    春末夏初,草木葱茏,布谷声声。 入夏之际,气温反倒杀了一个回马枪,清晨的风,带着一丝微凉,钻进室内,惊醒朦胧的睡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布谷声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tb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