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资质通鉴》读后感

《资质通鉴》读后感

作者: 飞_132 | 来源:发表于2023-07-27 10:01 被阅读0次

读史使人明智,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史书都是文化瑰宝。除了司马迁的史记之外,就是司马光的资质通鉴最有名了。

资质通鉴有别于史记的一点就是,它几乎没有记载任何鬼神乱力,甚至很多地方,都刻意否定鬼神乱力。比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在很多影视剧中都仿佛有鬼神相助,尤其是借东风一说,若史记中有记载的话,必然是有鬼神相助,可惜它是汉朝而著。而资质通鉴就给的答案很科学——冬至阳生。只有冬至那日,东吴这边阳气升起,由于日照分布不均,长江两岸风向颠倒,所以会刮起东南风。资质通鉴通篇几乎都没有鬼神乱力,这对于古人来讲很难得。

资质通鉴写得最好的一点在于每个字都很考究,这是史书的“通病”,就像他们自己说的,只有把每个字练到完美,清晰的表达这个意思,才能下笔成书。

作者司马光虽然在政治上失败,但在文学上还是很有作为。尤其是资质通鉴,成为历史上不可或缺的瑰宝。

在人们口中常说李世民篡改史书,资质通鉴中也有表述,但并没有说他真篡改,而是把以前历史复制在书内,让人看起来就有点假。比如李世民怎么也不肯发动玄武门之变,即使他知道太子李建成和皇子李元吉要害他,他还是选择慷慨赴死,后来是身边人看不下去,尤其是尉迟恭,以武力相逼才促成玄武门之变。

甚至逼李渊退位,也是尉迟恭等身边人一手操办,李世民就是唱红脸的那种,怎么说都不同意,甚至哭哭啼啼。

现在看来怪不得被人说篡改历史,过于假了点。

资质通鉴最大特色就是保留了史书上的严谨性,客观的描述了这些问题,甚至为了表述清楚及严谨,用字上都模棱两可,让人不得不拜服。

相关文章

  • 《资质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是一本编年体史书,说的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宗显德六年(公元9...

  • 为人

    最近读《资质通鉴》魏文侯与吴起这一篇。太有趣了,《资质通鉴》应该是借鉴《史记》中的说法,读的时候就很困惑,杀妻弃母...

  • 资质通鉴 节选

    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

  • 资质通鉴 节选

    黄门监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崇意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崇遣吏部尚书宋于门下过...

  • 学《资质通鉴》, 以史为鉴

    以前自己鲜少读史,因为觉得那些史书太厚太难读,总喜欢听别人讲给我听。但是听故事和自己系统的学习,效果肯定千差万别。...

  • 读史读故事,尽在资质通鉴二十一之回光返照

    读史读故事,尽在资质通鉴二十一之回光返照 老周家没了,周朝终于亡了。 司马光先生在《资治通鉴》中,喜欢借古喻今,遇...

  • 说说历史上第一个造反的陈胜——读《资治通鉴》点滴(十二)

    找到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和张居正的《资治通鉴直解》两书,前者是读后感,后者是原文翻译,跟两位大师一起读《资治通鉴》...

  • 读史不如读故事,原来有这么多故事都在通鉴

    《资治通鉴》中的那点故事(一) 读史明智,多少都要读一些历史,懂一些事理。《资质通鉴》为司马光所著,书中结尾所述“...

  • 读资质通鉴笔记10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

  • 九月九日重阳夜,满城尽带黄金甲

    《资质通鉴》记载,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 从这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出,黄巢的家境应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质通鉴》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ul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