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里有这样一件事。战国魏国魏文候时期,翟璜得知李克推荐了魏成而不是自己当国相后,愤愤不平地跑去质问他,说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还有你李克都是我推荐的,我哪比不了魏成了?李克说,你推荐的这些人都是牛人,但国君只是任命他们为臣子,而魏成推荐的三个人,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国君却奉为老师,你怎么跟他们比呢?翟璜才不好意思连称失礼。
这个故事里,翟璜显然高估了自己,在他心里,这么多能臣武将都是他推荐的,如果没有他,魏国现在不知衰成啥样。
先不说他推荐的人没有魏成推荐的重要,就算有,他自己没他想像的重要。
魏国没有翟璜,魏文侯会找来李璜、张璜,他们也能推荐白起、东方豹,重要的是魏文侯能识才、肯爱才、还信才,他支撑起了这个好平台。就像现在咱们国家每年留学走掉那么多人才,还是蒸蒸日上。 好的平台本身就能让人不断成长,成为更出色的人才。萧何没有刘邦也是一个好公务员,但不可能成为名相、大政治家。韩信没有刘邦只能在项羽那看门耍帅。
战国时期就业市场还算是不错的,只要你确实是个人才,总会找到好老板,卫国的卫鞅嫌本国太小,没有发展空间,就到魏国,但当时已不是那爱才、上进的魏文侯了,于是来到秦国。赵国的乐毅看到燕昭王准备大发展,就到燕国就业了。那段时间,哪个国家出现了好君主,就会广纳贤才,励精图治,国家就会蒸蒸日上。反之,就会走下坡路。
我们现在过得不错,得感谢国家这个大平台,走在高速向上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通过努力,幸运地进了一家发展不错的的公司,借助公司的发展,自己也不断成长。但个人一定是在这两个平台的基础上才可能现有的成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