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这篇鸡汤之前,我想说一句:都三十的人了,依旧是离不开励志的文字的。
比如我,下载了一个找壁纸的APP堆糖,除了找一些头像图片,更喜欢从上面搜索一些励志文字的图片做壁纸。我最近就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最好的贵人,就是努力的自己。并且把它设置成了我的手机主屏。
又或者,看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喜欢摘抄其中的经典,电影《人生第二春》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你每天醒来,都有第二次机会做任何想做的事,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唯一让你不敢向前迈进的,只有你自己。我把它写在便签纸上面,填到我轻易能够看到的地方。
……
为什么到了一定年龄,反而开始喜欢这种鸡汤?对于我来说,它是让我持续向前的一剂药,每当我变得懒散,就会把“鸡汤”熬熟了喝掉,大脑就会十分清醒且理性。它是使我消除悲观情绪的蜜糖丸,每当我感到抑郁,就会把“鸡汤”熬熟了喝掉,整个人就会慢慢回到现实世界,精神慢慢开始恢复。
很多人都说:少喝点鸡汤,多拥抱生活。鸡汤来源于不同人群的生活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包括你。
可是即便那些吹嘘心灵鸡汤不好的人,在生活的某一个时刻,他们也同样接受了、认同了。
好几年前我关注了一位微博博主@你好_竹子,她就是一个自身拥有正能量且思想观念很独特的人。品她的鸡汤,就会不知不觉被感染,她总是通过很多场景在不经意间阐述一种观点,我会去思考这种观点的适用性,也会重新审视自己做得够不够好、有没有付出100%的努力。当然我承认的是,拥有几百万粉丝的名人和普通人的所处的环境和层次毕竟不同,但值得学习。她早期做的Vlog有《你为什么总是精力十足?人生太短,let's party》、《真正的学习,是从离开学校后开始的》等等,也推荐大家去看《谁的青春不迷茫,没钱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包括她的好书推荐视频,想要传递的思想简短而精准。
初中时候,很喜欢化学课,并不是对课程本身感兴趣,而是对那位男老师感兴趣。他很帅,个子也很高,不胖不瘦,人也很幽默,人缘也特好,大家都喜欢他,也喜欢上他的课。化学结课后他给我写过一段话,鼓励我继续努力学习。大概是讲化蛹成蝶的励志故事,但完整版我忘记了。
大学考研时候,同桌的研友赠送我一句话:人无常心,习以成性。
工作以后,我的直属领导跟我说:首先要让内心强大,不要做温水里面的青蛙。总经理跟我说:越努力就越辛苦。因收获越来越多,格局越来越高。看远山,向远方,负重担,是一种自我陶醉的意境,所以坚强。懂得并欣赏险远鲜至,一路的坚定和坚持,本身就是一道风景。这句话一直激励我到现在。
有些话会记一辈子,有些人也是。
今天就分享这么多。不要随便从网络上找一些话就觉得那是励志鸡汤,也不是每一道鸡汤都适合自己,择优择适而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