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8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于2020年6月1日实施,明确规定禁止任何人威胁、危害医护人员人身安全。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这条新闻,12月24日早晨6点左右,位于北京的民航总医院发生一起恶性伤医事件,一名高龄患者的儿子挥刀残忍刺向女医师杨文,致其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如此恶劣的伤医事件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时候,人们开始纷纷谴责凶手的恶行,呼吁要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但是,如果这种事情真真切切地降临到你头上,你会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从这个事件的形成经过开始说起。根据女医师杨文的同事介绍,这个事情背后的患者是一名高龄的老人,当初被送进医院时,家属们一开始拒绝检查,只是要求输一点液,后来情况没有好转,家属就开始怀疑是输液有问题,从这里开始已经明白了这是一个“难搞”的病患家属。后来经过劝说,终于同意检查后,和家属交代病情,但是家属方硬是不接受其结果,每天都会病情的变化而怀疑用药,有一种病患者就是被医院害了的感觉。
在这里还回答了社会媒体的一些疑问。为什么不联系住院?明明知道一家子犯浑,你们没有安全意识的吗?得到的答案却是骇人听闻,他们根本不敢接诊让住院,而且已经记录备案该患者家属情况,已经尽可能做到小心翼翼。连救人都需要小心翼翼,这个医生做的何其失败?
最近关注到这个事件后,我特地上网查了一下资料。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在中国,有66%的医师曾亲身经历过医患冲突事件,超三成的医生有被患者暴力对待的经历。而在媒体搜集的近十年内中国媒体报道的295起伤医事件中(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有362名医护人员受伤,99名医护人员被患者持刀具袭击,24位医生在医患冲突中失去生命。
如此骇人听闻的数据,这个就是医闹的真实写照。那么为什么会导致这种事件频繁发生。我认为,这与一直以来对于医护人员没有立法保护不无关系。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前,国家没有出台相关规定来针对保护医护人员,而且由于没有这样的保护措施,导致了医护人员面对医闹会显得不知所措,往往就会出现息事宁人的现象,比如说:赔点钱给他就算了,只要事情不闹大。
往往就是这种息事宁人,才会导致在医闹问题上的有恃无恐,直接把医护人员放在了弱势的一方。明明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现在很容易闹得连自己的安全都无法顾及,那么医生还怎么能做到“医者父母”呢?其实同样地,仔细一想你会发现,最近这几年经常会听到教师罚站学生或者批评学生,导致了教师被通报批评甚至下岗的事件发生。学校在出现家校矛盾的时候,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往往就是教师,这就导致了教师根本不敢来管教自己的学生,“教不严师之过”完全成为了一句空话,那么这时候家长又会对教师提出质疑:为什么教不好我的孩子,错的都在老师身上,都在学校身上,教师瞬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你发现了吗?医生就像上文所说的教师职业一样,很多医院在出现医患矛盾的时候,都为了做到息事宁人,进而处罚医护人员。那么这时候医护人员就是教师一样,他怎么敢用心地照顾好病人呢。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表决通过,从根本上明确规定禁止任何人威胁、危害医护人员人身安全。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及时的补救措施,本就不完善的对医护人员的保护,从这时候开始落实到法律上面。那么医护人员们就会有法律作为后盾,他们在救死扶伤上面也会更加积极,真正做到了“白衣天使”该做的事情。
完善制度的过程是艰辛的,往往在立法的路上会出现一些牺牲,然后才能警醒大家的注意。我希望在日后能够少点这样的牺牲,多点警觉,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繁荣、富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