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抗倭殉国的丁汝昌为何被判“尸斩”,遗体不准下葬?

抗倭殉国的丁汝昌为何被判“尸斩”,遗体不准下葬?

作者: 周言昨日 | 来源:发表于2023-09-29 08:00 被阅读0次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中国封建社会辉煌时期的结束,满清王朝的软弱无能让岛国日本一夜暴富,清军的溃败更使得倭寇对中国的忍辱负重有了更大的嚣张态度。

然而,在这个时候,还是有一些大清将军以血肉之躯勇敢地捍卫了国家尊严,这些将军是谁呢?

第一位是左宝贵,他是山东平邑人,时任奉天总兵。1894年,朝鲜请求清朝派兵援助,左宝贵带领部队进驻平壤。面对日军的进攻,左宝贵义愤填膺地在宣武门大炮上抵抗,最终被炮火击中身亡。他的英勇事迹让倭寇深感敬畏,日军在他牺牲的地方立了一块纪念碑以示敬意。

第二位是邓世昌,他是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管带。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与敌舰搏斗,最终舰被击沉,他选择了以死殉国。他的英勇表现令日军震撼敬仰,在他牺牲后,日军向他致以敬意。

第三位是丁汝昌,他是北洋水师提督。在黄海海战失败后,丁汝昌率领残余舰队退守刘公岛,并等待援军的到来。然而,援军未能及时赶到,他最终选择了自杀殉国。日本军队对他表示敬意,并在他离开刘公岛时向他敬礼。

这三位将军的英勇事迹赢得了倭寇的敬佩和礼遇,但清朝政府对他们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左宝贵和邓世昌得到了清朝政府的赞扬和嘉奖,而丁汝昌却被判“尸斩”,遗体不准下葬。

其中的原因在于,丁汝昌的手下牛昶昞私藏了提督印,并编写了一份伪造的降书,导致北洋舰队被迫投降。清朝政府将这一切归咎于丁汝昌,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惩罚。然而,这是对丁汝昌的冤枉和不公正的对待。

直到17年后,丁汝昌的冤情才得到昭雪,他的遗体被准许下葬。这一切表明,尽管倭寇崇敬这些将军的英勇事迹,但清朝政府并未给予他们应有的赞扬和尊重。这也暴露出清朝政府的软弱和腐败,无法正确对待抗倭英雄的贡献。

相关文章

  • 民族英雄

    现在看中国近代史,看那些为了抵抗侵略而英勇牺牲,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等等,心里发酸,眼泪止不住...

  • 南岳忠烈祠

    史上抗外最悲壮,要数抗倭这场仗。 殉国将士百十万,魂魄它在四处荡。 独秀南岳香峰炉,有幸招魂英骨...

  • 丁汝昌书法

    丁汝昌,字禹廷,安徽庐江县人,晚清北洋海军提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战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作为总指挥官的丁汝...

  • 丁汝昌的头衔

    李鸿章在邓世昌殉国报告《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写到邓世昌的头衔:致远管带提督衔记名总兵借补...

  • 七绝 纪念杨靖宇将军殉国81周年 赵书成

    七绝 纪念杨靖宇将军殉国81周年 赵书成 虽见元宵圆月明,难酬壮勇隽豪情。 抗倭报国西行远,伟业长存魂永生。 注:...

  • 抗倭

    剑气笼乾坤,直逼扶桑门。蛟龙吐风浪,助我炎黄人。 2007年于南京

  • 甲午海战之丁汝昌

    丁汝昌所处的时代,是清光绪年间。当时清政府内部党派争斗非常严重。最大的两派,分别是光绪的老师翁同龢一派,而另一派则...

  • 2018-11-06

    大明抗倭史话 (1)倭患的开端 大明一朝,两百余年,朝廷一直为倭患困扰,抗倭成为朝廷无法避免的话题。从永乐年间的...

  • 2018-11-06

    大明抗倭史话 (1)倭患的开端 大明一朝,两百余年,朝廷一直为倭患困扰,抗倭成为朝廷无法避免的话题。从永乐年间的望...

  • 近代风云——北洋提督,丁汝昌

    一场激烈的中日海战即将结束,日本海军压倒性的赢取了战争胜利。中方的士兵要求他们的指挥官离开。可他们的指挥官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抗倭殉国的丁汝昌为何被判“尸斩”,遗体不准下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dr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