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在这里:读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我的20个所思所想(上) - 简书
咱们接着聊这本小说~
小说作者10 “植梦”
当牛爱国自己也出轨了以后,他开始对庞丽娜有了深刻的理解。其实作为读者的我,也忍不住对他们有所同情。
可是细想起来又觉得奇怪,怎么会同情出轨和私奔的人?
有学者指出了小说的特点,说它淡化了历史,把关注点完全放在一个个小人物身上。
就我而言,我觉得小说仿佛还模糊了道德的框框。作者构筑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世界。在小说中,世界的重心是“说得着”与“说不着”。由此,读者会觉得“说不着”是一件最严重的事情。所以,当庞丽娜和牛爱国“说不着”时,那她的出轨和私奔就很容易得到理解。
这让我想到了《盗梦空间》,男主给女主灌输一个观点,就是梦是可以植入的,而且有多重的梦境。其实每个观影者都会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不自觉地思考到底某个场景是梦境还是现实。
能迷惑读者或观众的艺术家,我觉得是很厉害的。
11 出走其实并不陌生
曹青娥安慰牛爱国时,说什么都能挑,就日子不能挑。
其实仔细想想,人们选择离开父母,辞职,离婚时,不就是在重新选择,在“挑日子”么?
出走,不过就是在挑日子。
12 如何看待老詹
我觉得不用太夸大老詹这个人物的作用。老詹有信仰,却依然化解不了内心的孤寂。他其实无法面对失败的自己,要不然,怎么会在和意大利的妹妹通信时,把自己伪装成一副胜利者的模样?
刘震云提到,他的目的不是写乡土小说,所以他在小说中加入了一些“介入者”。“是谁来到了延津,激活了五行八作和形形色色的延津因素和因子,诸多因素和因子发生了量子纠缠,才是重要的”。而老詹,就是一个“介入者”。
13 老汪到宝鸡
老汪应是有个心上人,他在开封念书时认识的,后来因为找她还被人打了。老汪的女儿叫灯盏,灯盏死后,老汪带着妻儿离开延津,一直走到宝鸡才安顿下来。在宝鸡,老汪不教书,他吹糖人,醉酒后会吹一个花容月貌的十八九岁的女子,老王说那是开封的小媳妇。
“这年元宵节,宝鸡满街挂满了灯笼,万千的灯笼中,他似乎又见到了灯盏”。这是刘震云在《延津与延津》中写的一段话。其实,小说里并没有写。
作者还提到,他的母亲年轻时曾去开封学汴绣,经常跟他们说那里元宵节的灯市。
这几个细节联系到一起,仿佛老汪的故事更完整了一些:老汪在开封遇到一个爱而不得的人。开封在元宵节时有热闹的灯市。他成家后给女儿起名叫灯盏,似是在追念那个开封的她。灯盏死后,他伤心至极,便离开延津。到了宝鸡突然不再伤心,就在那里安了家。元宵节时,看到街上的灯,似乎又看到了女儿(当然,这只是我推测的,只看看不值得当真)。
14原来杨百顺在车站难过源于作者真实的体验
小说中杨百顺带巧玲去找吴香香,他半夜走出旅店,看到车站“成山成海”的人,他却一个都不认识。火车带走了那些人。他看着站台上的大钟,突然想哭。
这个场景真的震撼到我了,那种人物的孤独感,我能深切地体会到。
作者曾提到他第一次离家时,看到车站那么多人他都不认识,而在他们村,他是每个人都认识的,他突然很想哭。
15 到底是哪一句“顶”一万句
有人说那几句没说出的话是,有人说知心的话是,还有人觉得根本就没有能顶一万句的话。
到底是哪句话“顶”一万句?我感觉大家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之前我写了一篇文章,我觉得知心的话是那句能顶一万句的话,但现在我动摇了,我觉得其实“那句话”的范围可以很宽泛,也可能是一句有见识的话等等。
16 温情
当出身于底层的作家去写底层人民时,他跟那种书香世家出身或富贵人家出身的作者或许有点不同。
再怎么不好,那也是他的根,就算是批判,他也会有深深的眷恋。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但对刘震云来说却是这样的。
有学者指出了他小说中的“温情”和“耐心”。也是,若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怎么会把那些小人物写得如此动人?
17 你觉得小说好读么?
说实话,我觉得小说是有阅读难度的。我最近读的《尘埃落定》《一句顶一万句》《白鹿原》《长恨歌》,这几本小说都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但是说实话,都不是特别好读。我感觉这几个作者都有很自我的坚持,你要进入到他所创造的小说世界是不容易的,首先要去接受他构建小说世界的方式。
这就需要一个过程。当然,克服了之后就习惯了,就感觉好读了。
18关于一头牛
刘震云外祖母的叔叔一辈子没结婚, 只有一头牛和他作伴。后来,牛死了,他就离开了家乡,再也没回来。
劳苦大众对牲畜的情感,其实是让人很震撼的。我记得萧红《生死场》里有这样的描写,贫穷的农妇为了凑钱交租,拉着瘦得皮包骨的老马去屠宰场。你说她不心痛么?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活着》里,福贵到最后一个亲人也没有了。他拿着积蓄救了一头老牛,跟它说话,和它相依为命。
19 小说中的人物真的很多
多到什么地步呢?就是你自己要是没理清的话,看别人整理的人物关系图,也没太大用处。
我在看论文时,就发现有的人就被作者搞糊涂了(我不清楚是否是印刷或影印的错误)。
我看到有把巧玲说成“巧心”的。有把侯宝山说成“侯宝成”的。这种名字搞错的不止这两处。杨百顺上过几年私塾,会写字,有人却说他“目不识丁”。老汪在宝鸡是吹糖人的,有人说他是捏面人的。
杨百顺舞社火扮阎罗顶替的不是苏小宝,而是杂货铺掌柜老邓。苏小宝因老舅死了,去苏州奔丧,县长老史无锡剧可看,才去看舞社火,这一看,看中了扮阎罗的杨百顺,便让他去县政府种菜。
小说作者一定是一个逻辑思维很强的人,要不然,怎么能把这么多人写到小说里,又毫无纷乱之感呢?
20 牛爱国和庞丽娜
人总是后知后觉。在牛爱国和庞丽娜结婚时,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他俩都是不爱说话的人,大家觉得他俩对脾气,他俩也觉得彼此对脾气,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结了婚。
该理智的时候糊涂,该糊涂的时候又要较真。其实不少人都是这样的,婚前相信缘分,婚后为鸡毛蒜皮的事吵翻天。
过好这一生,其实真的需要很大的智慧。
谢谢大家的阅读,下期开始解读陈忠实的《白鹿原》,欢迎关注~
喜欢这本小说的话也可以看看原著~
网友评论